劳动法规定辞职后多久发放工资,签了辞职报告还能仲裁经济补偿吗

劳动纠纷 编辑:康霖

一、劳动法规定辞职后多久发放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劳动者辞职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具体来说,在不同的辞职情形下,工资发放时间有所不同:

一是劳动者依法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比如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或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在双方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就应当结清工资。

二是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法定情形,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同样需要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时一次性支付工资。

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未按时支付辞职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相应的赔偿。

二、签了辞职报告还能仲裁经济补偿吗

能否在签了辞职报告后申请仲裁要求经济补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辞职原因。若辞职报告中表明是因个人原因离职,比如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家庭因素等与用人单位无关的原因,这种情况下一般难以获得经济补偿。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主动辞职且用人单位无过错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二是存在法定情形。若辞职是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例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即便签了辞职报告,只要能证明辞职是基于这些法定情形,劳动者依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总之,签了辞职报告后能否仲裁经济补偿关键在于辞职的真实原因,劳动者需提供相应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三、劳动法试用期内辞职要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试用期内辞职,劳动者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这里的“通知”,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更为稳妥,能有效避免后续可能产生的纠纷。劳动者可以通过提交辞职信、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明确表达自己辞职的意愿和辞职的具体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规定只需提前三日通知,但劳动者也应尽量配合用人单位做好工作交接。工作交接是确保用人单位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劳动者应将自己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相关资料等向用人单位指定的人员进行清晰、完整的交接。

若劳动者违反规定,未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在收到劳动者的辞职通知后,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结算工资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法规定辞职后多久发放工资呢

劳动法辞职多久可以结算工资

按照劳动法辞职后多久就该把工资结算清楚

劳动法辞职后多久可以走

劳动法规定员工辞职后要求多少天内结清工资

劳动法规定辞职需多久提出申请

劳动法辞职多久内发工资是合法的

劳动法辞职多久可以结算工资

劳动法规定辞职多久结清工资

劳动法规定辞职多久可以走

签了辞职报告还能仲裁经济补偿吗

签了辞职报告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签了离职报告还能申请仲裁吗

签了辞职单还能仲裁

已经签了辞职报告可以赔偿吗

签了辞职书还可以告公司吗

签了离职说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签了辞职申请书还能有补偿吗

签了离职单告劳动仲裁有用吗

签字离职后还能仲裁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动法试用期内辞职要多久,劳动法规定试用期辞职要多久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