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买意外险不通过,为什么买意外险不能买100万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何成艺

为什么买意外险不通过,为什么买意外险不能买100万

大家好,由投稿人何成艺来为大家解答为什么买意外险不通过,为什么买意外险不能买100万这个热门资讯。为什么买意外险不通过,为什么买意外险不能买100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买意外险的理由

安女士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强度大、意外风险高,于是他几年前就在线下配齐了保险,但由于经费不足,安太太和儿子还没有配置。


就在 1 个月前,2 岁的儿子误食了放在床头的隔夜牛奶,导致急性肠胃炎。住院花费了 6000 多元后痊愈了,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安女士在医院与其他宝妈聊天时,宝妈们告诉她,她们给孩子买了保险,这次出院后可以报销。


在宝妈的推荐下,安女士预约了我们的“ 1 V 1 咨询”。了解之后,我们告诉她,这次治疗急性肠胃炎的费用,是没办法报销的,现在配置保险只能为以后做考虑。


下面我们来看看安女士的家庭情况。



可以看到,安女士一家的收入并不高,除去家庭开支外,他们还有 15 万的车贷,每年能拿出来的预算只有 3000 元左右。


安女士健康情况良好,可以选的产品比较多。由于儿子曾患过急性肠胃炎,我们在给孩子选择产品的时候,需要认真看一下 健康告知。


最终确定了以下这套“宝宝和妈妈”的方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配齐了安女士的四大险种以及小孩的三大险种,总保费是 3194.9 元,是在安女士的预算范围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投保思路。


1、 意外险

我们为安女士选择的是 小米综合意外 2020,这款产品性价比很高,不仅价格便宜,还不限 社保内外,只要符合规定就能 100% 报销。


例如:出现做饭烫伤、浴室滑倒等这类意外,在医院的花费都是可以报销的,每年有 2 万元额度。如果因为这些意外住院,每天还能额外领取 150 元。


小朋友比较调皮,平时追赶打闹难免会受伤。我们选择的是 大保镖 II 意外险(少儿版),这款产品的也很便宜,保障也比较全面。


如果出现跑步摔伤、骨折等这类意外,花费超过 100 元的部分,符合规定即可 100% 报销,如果因为这些意外住院,每天还能额外领取 100 元住院津贴。


2、 医疗险

我们为安女士和她的孩子都选择了 好医保长期医疗险(6 年版),这款产品的特点是 6 年保证续保,6 年期间续保不需要审核,身体变差或理赔过都能续保。


医疗险可以报销治疗疾病的花费,假设得了胆囊炎,医药费总共 2 万元,经社保报销后,自费超过 1 万的部分,满足条件都能报销,能缓解家庭很大一部分压力。


另外,安女士的孩子虽然得过急性肠胃炎,但我们也看过了,好医保长期医疗险(6 年版)健康告知是有将急性肠胃炎当做例外项,所以可以直接购买。


3、 重疾险

我们为安女士搭配了 健康福(保 20/30 年)升级版 重疾险,配置了 30 万,保 30 年。


如果保障的 30 年中间不幸确诊了癌症等重疾,就可以一次性获得 30 万元的补偿。这笔费用可以用来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家庭经济收入损失,以维持家庭日常开销。


为孩子配置了 大黄蜂 5 号,由于预算有限,我们同样配置了 30 万,保 30 年。


这款产品除了保重、中、轻症的基本保障外,如果不幸确诊少儿特疾可以赔付 2 倍的基本保额,少儿罕见病可赔 3 倍的基本保额。


由于孩子得过急性肠胃炎,我们选择大黄蜂 5 号时有看到,这款产品需要进行智能核保,急性肠胃炎通过智能核保后能正常购买。


4、 寿险

由于安女士的小孩无需承担家庭的经济收入责任,所以寿险不需要给孩子配置。而安女士,我们为她配置了 30 万保额的 定海柱 2 号 定期寿险。


孩子是安女士心中最大的责任,寿险虽然“死了才能赔”,但留下的钱能保障孩子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也全了安女士内心的爱和责任。


综合看来,这套方案将安女士以及她小孩险种都配齐了,预算也是符合她的预期。


安女士对这个方案也有一些疑问,我们对她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Q:买了意外险为什么还要买医疗险?

意外险对意外的定义是突发的、非本意的、外来的、非疾病的,例如平时的浴室跌倒、运动扭伤等。


所以意外险只能报销意外伤害造成的医疗费用,如果是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意外险是不可以报销的。


比如,得了胆囊炎这类疾病,意外险是无法报销的,此时就需要一份医疗险来报销疾病的花费。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所以我们总想给他们最好的,连买保险也是。


但配置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先保障好大人,再保障小孩。对一个家庭来说,大人的平安,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


今天的分享如果对你有用,在文章底部点个 “” 吧,也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

保险里的坑数不胜数,我们老百姓真的防不胜防。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我呕心沥血整理了一系列知识干货,欢迎自取!

只要关注深蓝保,给我私信:福利,即可免费领取以下资料包: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最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还有价值169元课程免费赠送!

「防坑攻略」: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寿四大险种最全避坑攻略!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疾病核保」:乙肝、结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快速投保指南。

「社保手册」:全国各地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详细解读,全网最全社保使用手册!

推荐阅读:

保险购买攻略:

你的保险可能白买了,除非做好这一点

保险都是骗人的?专家:别再陷入这6大理赔误区

揭秘!卖保险真能年入百万吗?真相竟然如此残酷…

揭秘保险套路!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一定赔?

风波中的相互宝!半个月超170万人退出,其中有你吗?

为什么劝你别急着买重疾险!其中的三大真相,你都知道吗

社保实操指南:

社保交满15年后,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上班族注意了

社保断缴一个月,你将立刻失去这些资格!后果这么严重?

天价抗癌药进了医保,医院却买不到了?内行人道出原因

辞职了,社保怎么处理?打了61次社保局电话后,写了此篇

为什么买意外险话术

要说多数人买的第一份保险是什么,大概率会是最低几十块钱就能保一年的意外险。


除了价格便宜,意外险本身的保障也非常不错,除了意外身故/伤残能赔钱外,因意外受伤去医院治疗,还能报销医疗费用


不过短期意外险有一点比较麻烦,就是每年都得自己手动交钱,万一忘记续费,就没有保障了。


那么可不可以选择能保几十年或终身的长期意外险?除了第一年自己交费外,后面每年都能自动扣费,非常方便。


今天,深蓝保实验室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长期意外险到底好不好,主要内容如下:


短期、长期意外险,保障有何区别?长期意外险,值得买吗?“长期返还型”意外险,真的能“返”保费吗?



短期、长期意外险,保障有何区别?



长期意外险产品,与短期意外险在保障上有不小的差别。它们的区别,我们整理了对比图:



可以看到,短期、长期意外险的保障时间不同,前者一般保 1 年,后者一般能保几十年或终身


在保障方面,短期意外险一般都带意外医疗保障,可以报销意外受伤的医疗费用,例如猫抓狗咬、运动受伤、烧伤烫伤等。


这些情况不算特别严重,治疗费用大概是几百到几千块不等,却也足以让人“心痛”。一些相对严重的情况,花到上万块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意外医疗保障对我们还是比较有用的。


而长期意外险一般都没有意外医疗保障,少数产品可以附加,但附加的价格都比较贵,一年可能需要几百乃至上千块,非常不划算。


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到百万医疗险也能报销医疗费用,但它一般有 1 万免赔额,社保报销后,超过 1 万的医疗费用,才可以全额报销,一些普通的意外受伤情况,难以达到这个门槛。


除此以外,部分长期意外险产品还有一个功能——到期领取满期金,满期金一般等同于全额保费(下称“长期返还型”意外险)。我们拿某款产品的介绍来举个例子:


也就是说,交费 20 年,保到 75 岁,如果在保障期间没有理赔,75 岁时就可以领取等同于所交保费的满期金 5 万元,相当于全额“返还”保费了。


这个功能是否真的像描述的那么好,我们会在“第三部分”给大家详细分析。


那么相比短期意外险,长期意外险的真实性价比到底如何?接下来我们就对比看看。



长期意外险,值得买吗?



我们选了 3 款比较典型的产品,来对比看看长期意外险的实际保障如何,是否值得买:


伤残分 1~10 级,一般 1 级才算全残


可以看到,短期意外险保障非常全面,有意外医疗保障,还有 150 元/天的住院津贴,价格也便宜。


长期意外险不含意外医疗保障,虽然交通意外额外赔的保额比较高,但每年的保费却要贵很多,很不划算。


另外,短期意外险的价格一般各年龄段都相同,长期意外险的价格则跟年龄挂钩。


比如 30 岁和 50 岁的人,买短期意外险价格一样,买长期意外险,不带满期金功能的,30 岁比 50 岁便宜,带满期金功能的,30 岁比 50 岁贵。


同时也能看到,带满期金功能的“长期返还型”意外险,对意外伤残一般是不赔的。大部分伤残的成年人工作能力不强,收入多半会大幅降低,这点对成年人很不友好。


其次,虽然它能保猝死和疾病身故,但只赔 1.2~1.6 倍已交保费,实际能赔的钱最高只有几万块,这对一个失去支柱的家庭来说肯定不够。


一般想要加强疾病身故保障,可以买一份定寿,对家庭经济支柱来说,买到 100 万保额才比较合适。


总体来讲,短期意外险的保障非常全面,考虑到了多方面的意外情况,价格也比较便宜,把买长期意外险的钱用来买它,每年能省不少钱,建议大家优先选择




当然,有朋友可能会觉得,虽然“长期返还型”意外险比较贵,但是如果没出意外,到期能将保费拿回来,也很不错。


但实际上,这才是它最“坑”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为什么。


“长期返还型”意外险,真的能“返”保费吗?


从前面的对比表格中,我们能够看到,“长期返还型”意外险的保障很一般,价格却要比短期意外险贵许多


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返还”功能。这个坑,我们通过一张方案对比图来讲清楚:



可以看到,30 岁男性,选择返还型意外险,每年交 2500 块,交 20 年,平安活到 75 岁,可以领取 5 万满期金


而按方案 2 的方式,购买短期意外险,交 1 年保 1 年,只要 296 元,也就是每年能省下 2204 元。


然后把每年省下来的钱用来买增额终身寿,每年只交 2000 元,交 20 年,再在 75 岁时退保,就能够领取 13 万保险金,是返还型意外险的 2.6 倍


所以,很明显就能看出,“返还”功能压根不值钱,产品价格却硬生生贵了近 10 倍,可以说是一种智商税了。


同时我们简单想一想,在几十年通货膨胀的影响下,这领取的 5 万元满期金,跟我们前 20 年投入的 5 万元保费,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也就谈不上全额“返”保费了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动动手指,花一点时间去选择保障更好和收益更高的产品,比花冤枉钱买一款“返还”产品,划算太多。



答疑解惑



意外险的作用就是应对意外情况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我们在选择产品时,应该少关注“返还保费”这样没什么价值的功能,而应该重点关注产品的保障,例如意外医疗


不过有些买了短期意外险的朋友,会有点疑惑,是不是所有的意外受伤情况,医疗费用都能直接找保险公司报销?


例如涉及第三方的情况——骑单车时被汽车撞倒,那医疗费用要找肇事者赔,还是可以直接用意外险报销?对这个问题,我们来解答一下。


Q:涉及第三方的意外事故,可以用意外险报销吗?

可以,但一般需要先找第三方赔付。


如果第三方赔付了部分医疗费用,剩余的可以用意外险报销;如果第三方逃逸或者没有能力赔付,那么可以直接用意外险报销。


不过不同产品的规则也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时,还是建议大家先跟保险公司确认,再进行操作。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短期意外险无论是在价格还是保障上,都要比长期意外险优秀许多,我们建议大家优先选择它。


而如果看重“长期返还型”意外险的“返还”功能,可以用我们上面讲的方式,拿省下来的钱去买增额终身寿,同等时间段,能拿到的保险金是它的两三倍。


一句话总结,就是术业有专攻,保障型产品就做好保障的事情,收益的事情交给储蓄型产品。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的话,请在文章底部点一下“”,也欢迎将本文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如有疑问,欢迎留言:)

为什么买意外险要提供收入证明

一、案例详情

王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主要负责高空作业,家庭经济来源几乎完全依赖他的工资收入。一次施工过程中,他在搭建脚手架时,因安全绳扣意外断裂,从五楼摔下,导致多处骨折,脊椎受损,医生诊断需长期康复,预计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恢复工作能力。

事故发生后,王先生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医疗费用短时间内已高达30万元,后续康复治疗还需至少20万元。由于伤势严重,王先生无法继续工作,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同时还面临房贷、孩子的教育费用等日常支出。

幸运的是,该公司为王先生投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50万元,包含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和伤残补偿。

王先生家属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报案。经过核查,保险公司确认事故符合意外险赔付标准,并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赔:

1.医疗费用报销:按照合同约定,王先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100%报销,保险公司共赔付30万元医疗费用。

2.伤残补偿:医生评估后认定王先生的脊椎损伤达到8级伤残,根据保险合同,他可获得15万元的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3.误工津贴:由于王先生因伤无法工作,保险公司额外提供5万元误工补贴,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最终,王先生共获得50万元的理赔款,帮助家庭支付了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并维持了家庭基本开支。在长达一年的康复期内,王先生的家庭不再因经济压力而焦虑,他也能够安心治疗,最终顺利恢复健康。

二、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意外险?

意外伤害保险(简称“意外险”)是一种保障因突发、非本意的意外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伤残或死亡的保险。一般涵盖以下几种保障内容:

1.意外身故赔偿:因意外事故导致被保险人身故,保险公司按照保额赔偿受益人。

2.意外伤残赔偿:意外导致身体伤残,根据伤残等级,保险公司按照比例进行赔偿。

3.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因意外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报销,部分产品还可涵盖自费药。

4.误工津贴:因意外事故导致无法工作,部分意外险会提供误工补偿,缓解经济压力。

(二)、意外险在该案例中的作用

在本案例中,王先生的意外伤害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但由于他事先购买了意外险,保险公司提供了及时的经济支持,发挥了以下重要作用:

1.降低医疗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通过保险赔付,避免了家庭陷入债务危机。

2.弥补收入损失:伤残赔偿和误工津贴确保了家庭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3.心理和经济双重支持:王先生可以安心接受康复治疗,不必担忧医疗费用问题,避免因经济压力导致过早复工,加重伤情。

三、案例启示

(一)、高危职业人群更需意外险

像建筑工人、工地施工人员、外卖员、司机等高风险职业,因工作环境复杂,更容易发生意外,购买一份针对高危职业的意外险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合适的意外险保障,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意外险不仅仅是“身故赔偿”

很多人误以为意外险只有身故赔偿,事实上,意外医疗和伤残赔付才是最常用、最实际的保障。尤其是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可以有效覆盖因意外导致的高额治疗费用,避免家庭因突发事故陷入经济危机。

(三)意外险的保障范围与产品特性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不同险种的功能和保障范围各不相同,意外险主要保障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身故、伤残或医疗费用支出,但大多不保障单纯生病导致的医疗费,未投保对应附加险一般不保障猝死、流产、美容、整形等带来的死亡、伤残和医疗费支出,消费者在购买意外险前,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产品的保障内容与责任免除事项,从而根据自身需求与其他附加险种进行搭配购买,做出满足自身的需求的选择。

(四)选择意外险时,关注核心保障内容

购买意外险时,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1.保额是否充足:建议意外身故和伤残保额不低于50万元,医疗费用报销额度尽量高。

2.医疗报销范围:优选涵盖社保外用药,避免部分治疗费用不能报销。

3.是否有误工补偿:对于家庭经济支柱来说,误工津贴非常重要,可弥补短期收入损失。

4.职业类别和特殊活动限制:取决于不同的产品,部分意外险对高危职业、高空作业、高风险运动等有限制或者排除,购买不同产品前需仔细确认。

(五)发生意外后,第一时间报案,保留就医凭证

如果发生意外,应立即联系保险公司报案,并妥善保管医疗记录、住院发票、伤残鉴定报告等理赔所需材料,以便顺利获得赔偿。

本文旨在宣传普及金融保险知识,对部分专业名词进行口语化解读以便于消费者理解,不作为个案理赔依据。

责编:顾舒徐

编辑:关乔

为什么买意外险那么贵

一、案例详情

王先生是一名建筑工人,主要负责高空作业,家庭经济来源几乎完全依赖他的工资收入。一次施工过程中,他在搭建脚手架时,因安全绳扣意外断裂,从五楼摔下,导致多处骨折,脊椎受损,医生诊断需长期康复,预计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恢复工作能力。

事故发生后,王先生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医疗费用短时间内已高达30万元,后续康复治疗还需至少20万元。由于伤势严重,王先生无法继续工作,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同时还面临房贷、孩子的教育费用等日常支出。

幸运的是,该公司为王先生投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50万元,包含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和伤残补偿。

王先生家属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报案。经过核查,保险公司确认事故符合意外险赔付标准,并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赔:

1.医疗费用报销:按照合同约定,王先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可100%报销,保险公司共赔付30万元医疗费用。

2.伤残补偿:医生评估后认定王先生的脊椎损伤达到8级伤残,根据保险合同,他可获得15万元的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3.误工津贴:由于王先生因伤无法工作,保险公司额外提供5万元误工补贴,帮助家庭渡过难关。

最终,王先生共获得50万元的理赔款,帮助家庭支付了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并维持了家庭基本开支。在长达一年的康复期内,王先生的家庭不再因经济压力而焦虑,他也能够安心治疗,最终顺利恢复健康。

二、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意外险?

意外伤害保险(简称“意外险”)是一种保障因突发、非本意的意外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伤残或死亡的保险。一般涵盖以下几种保障内容:

1.意外身故赔偿:因意外事故导致被保险人身故,保险公司按照保额赔偿受益人。

2.意外伤残赔偿:意外导致身体伤残,根据伤残等级,保险公司按照比例进行赔偿。

3.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因意外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报销,部分产品还可涵盖自费药。

4.误工津贴:因意外事故导致无法工作,部分意外险会提供误工补偿,缓解经济压力。

(二)、意外险在该案例中的作用

在本案例中,王先生的意外伤害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但由于他事先购买了意外险,保险公司提供了及时的经济支持,发挥了以下重要作用:

1.降低医疗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通过保险赔付,避免了家庭陷入债务危机。

2.弥补收入损失:伤残赔偿和误工津贴确保了家庭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3.心理和经济双重支持:王先生可以安心接受康复治疗,不必担忧医疗费用问题,避免因经济压力导致过早复工,加重伤情。

三、案例启示

(一)、高危职业人群更需意外险

像建筑工人、工地施工人员、外卖员、司机等高风险职业,因工作环境复杂,更容易发生意外,购买一份针对高危职业的意外险至关重要。同时,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合适的意外险保障,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意外险不仅仅是“身故赔偿”

很多人误以为意外险只有身故赔偿,事实上,意外医疗和伤残赔付才是最常用、最实际的保障。尤其是意外医疗费用报销,可以有效覆盖因意外导致的高额治疗费用,避免家庭因突发事故陷入经济危机。

(三)意外险的保障范围与产品特性

保险作为一种金融产品,不同险种的功能和保障范围各不相同,意外险主要保障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身故、伤残或医疗费用支出,但大多不保障单纯生病导致的医疗费,未投保对应附加险一般不保障猝死、流产、美容、整形等带来的死亡、伤残和医疗费支出,消费者在购买意外险前,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产品的保障内容与责任免除事项,从而根据自身需求与其他附加险种进行搭配购买,做出满足自身的需求的选择。

(四)选择意外险时,关注核心保障内容

购买意外险时,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

1.保额是否充足:建议意外身故和伤残保额不低于50万元,医疗费用报销额度尽量高。

2.医疗报销范围:优选涵盖社保外用药,避免部分治疗费用不能报销。

3.是否有误工补偿:对于家庭经济支柱来说,误工津贴非常重要,可弥补短期收入损失。

4.职业类别和特殊活动限制:取决于不同的产品,部分意外险对高危职业、高空作业、高风险运动等有限制或者排除,购买不同产品前需仔细确认。

(五)发生意外后,第一时间报案,保留就医凭证

如果发生意外,应立即联系保险公司报案,并妥善保管医疗记录、住院发票、伤残鉴定报告等理赔所需材料,以便顺利获得赔偿。

本文旨在宣传普及金融保险知识,对部分专业名词进行口语化解读以便于消费者理解,不作为个案理赔依据。

责编:顾舒徐

编辑:关乔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为什么买意外险不通过,为什么买意外险不能买100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