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时签订阴阳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购房时签订阴阳合同存在多方面风险:
(一)法律效力风险。阳合同因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往往存在虚假内容,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而阴合同虽体现真实交易,但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可能存在部分条款无效的情况。
(二)税务风险。阴阳合同常被用于逃避税收,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处,买卖双方都将面临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甚至罚款的严重后果。
(三)银行贷款风险。如果阳合同的价格低于实际成交价,银行可能会根据阳合同的金额审批贷款,导致购房者实际能获得的贷款额度不足,需要自行筹集更多资金来支付房款,增加购房成本和资金压力。
(四)交易风险。若一方反悔,主张按照阳合同的虚假价格履行,另一方将陷入复杂的法律纠纷中,可能导致交易无法顺利完成,给双方带来经济损失和时间成本的浪费。
(五)行政处罚风险。相关部门可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影响当事人的信用记录等。
二、民法典阴阳合同法律效力有哪些
阴阳合同是一种合同双方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在民法典框架下,其法律效力需分情况分析:
(一)阳合同,即对外公开、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因其欠缺合同成立的真实意思要件,一般应认定为无效。比如在房屋买卖中,为逃避税收而签订的低价购房阳合同,此合同违背当事人真实交易意愿,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阴合同,即体现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若阴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通常是有效的。例如上述房屋买卖中,反映真实交易价格的阴合同,在不存在其他违法情形时,依法有效。
但需注意,若阴合同本身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涉及非法交易、损害国家利益等,同样会被认定无效。总之,判断阴阳合同法律效力,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三、房产交易阴阳合同的效力有哪些规定
房产交易中阴阳合同的效力规定如下:
阳合同,即对外公开、用于向相关部门备案登记的合同,因其中关于房价等关键条款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通常被认定为无效合同。这种虚假的价格条款违背了《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目的往往是为了逃避税收等监管,损害了国家或公共利益。
阴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若阴合同不存在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一般认定为有效。例如,双方就房屋实际交易价格、付款方式、交房时间等真实约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需要注意的是,阴阳合同的行为存在较大法律风险。一方面,可能面临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发生纠纷,因阳合同无效,可能导致一些依据阳合同进行的行为缺乏合法依据,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购房签阴阳合同违法吗
●买房签阴阳合同买房的法律风险
●购房阴阳合同对谁不利
●买房子签阴阳合同买方有什么隐患
●购房阴阳合同法律效力
●购房合同阴阳合同受法律保护吗
●购买房子阴阳合同
●买房签阴阳合同买房的法律风险
●购房阴阳合同卖方有风险吗
●买房签阴阳合同有什么危害
●民法典阴阳合同法律效力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阴阳合同法律效力有哪些内容
●民法典关于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力
●民法典对阴阳合同的认定
●民法中的阴阳合同
●合同法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
●阴阳合同 法条
●阴阳合同法律条文
●阴阳合同的法律效应
●阴阳合同的法律问题
来源:中国法院网-房产交易阴阳合同的效力有哪些规定,房产交易阴阳合同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