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走司法鉴定会吃亏吗,工伤走司法鉴定合适吗

劳动纠纷 编辑:邹璇

一、工伤走司法鉴定会吃亏吗

工伤走司法鉴定不一定会吃亏,但存在一些需要考虑的情况。

(一)工伤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区别

1. 鉴定标准不同。工伤鉴定适用《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这个标准相对更侧重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考量,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因工伤导致的劳动权益受损后的补偿等相关问题。而司法鉴定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标准,更多从一般人身损害的角度去评判伤残等级等情况。

2. 目的不同。工伤鉴定主要目的是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护理依赖程度等,为工伤待遇的赔付提供依据。司法鉴定广泛应用于民事侵权等各类案件,确定人身损害的伤残程度、三期(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等情况,目的是为民事赔偿提供依据。

(二)可能存在的“吃亏”情况

如果按照司法鉴定的结果去处理工伤案件,由于标准不同,可能会出现伤残等级评定低于工伤鉴定标准下的等级,这就可能导致在工伤保险待遇的获取上数额减少,例如伤残补助金等费用会相应减少。

但是,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工伤与其他侵权行为竞合时,司法鉴定的结果也可以作为参考来综合衡量劳动者应得的赔偿权益等情况。

二、工伤走司法鉴定合适吗

工伤一般不适合走司法鉴定。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工伤认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依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其目的在于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围。

劳动能力鉴定则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司法鉴定的标准存在差异。劳动能力鉴定侧重于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护理依赖程度等,是为了确定工伤职工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等相关事宜。

如果走司法鉴定,在工伤处理程序中可能不被认可。一方面,司法鉴定的主体和程序不符合工伤认定与鉴定的法定要求;另一方面,司法鉴定结果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基于工伤保险制度下的相关评定内容,从而影响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工伤走司法赔偿款需要三年吗

工伤走司法赔偿款通常不需要三年。

一般来说,工伤赔偿案件如果走司法程序,其审理期限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不过,这只是法院的审理期限。整个工伤走司法赔偿的流程,还涉及到工伤认定等前置程序。工伤认定一般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如果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等复杂情况,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但总体而言,正常情况下远远达不到三年之久。当然,如果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出现非常复杂的情况,如涉及多方责任划分不清、新证据不断出现等特殊情形,可能会导致时间延长,但这也是比较特殊的情况。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司法鉴定一般偏向谁

工伤走司法鉴定会吃亏吗怎么赔偿

工伤做司法鉴定有法律效应吗

工伤做司法鉴定

工伤的司法鉴定是用人单位出吗

司法鉴定的工伤法院认可吗

司法鉴定机构工伤鉴定结果能打官司吗

工伤走司法鉴定会吃亏吗怎么赔偿

工伤司法鉴定是干什么的

司法鉴定对工伤赔偿有用吗?

工伤走司法鉴定合适吗知乎

工伤走司法鉴定合适吗多少钱

工伤走司法鉴定会吃亏吗

工伤做司法鉴定有法律效应吗

工伤做司法鉴定

工伤的司法鉴定是用人单位出吗

工伤司法鉴定是干什么的

工伤鉴定去司法部门做可以吗

工伤司法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工伤鉴定在司法鉴定所鉴定是否符合要求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走司法赔偿款需要三年吗,工伤赔偿走法律程序要多久才拿到钱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