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发生工伤怎么赔付多少钱,退休人员没签劳务合同,对工伤有影响吗

劳动纠纷 编辑:水乐南

一、60岁以上发生工伤怎么赔付多少钱

60岁以上人员发生工伤赔付情况,需分情况讨论:

若60岁以上人员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被认定为工伤的,赔付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执行。一般包括医疗费用,按实际支出的合理费用赔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按一定月数本人工资计算,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本人工资等;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自理程度分等级支付。

若60岁以上人员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务关系。此时,应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相关标准进行赔付。主要有医疗费,凭票据赔偿;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计算。

具体的赔付金额,需结合实际伤情、治疗花费、当地相关标准以及个人工资收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

二、退休人员没签劳务合同,对工伤有影响吗

退休人员未签劳务合同,对工伤认定有一定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一般形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为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既然不存在劳动关系,通常就不能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工伤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然而,在实践中,如果退休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虽然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可以根据双方之间的劳务合同约定以及民事侵权相关法律,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伤残)等。

若双方未签订劳务合同,可能会在责任认定和赔偿方面带来一些困难。比如,在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工作内容、报酬标准等方面缺乏明确的书面依据,可能导致双方对事故责任分担、赔偿金额等问题产生争议,增加解决纠纷的难度和成本。

三、60岁以上发生工伤怎么赔付工伤鉴定

60岁以上人员发生工伤相关赔付及鉴定情况,需分情形讨论:

若60岁以上人员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一般需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为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伤残等级。赔付方面,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应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若60岁以上人员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与用人单位一般构成劳务关系。此时不能认定工伤,需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赔偿问题。可进行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及双方过错程度,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60岁以上发生工伤怎么赔付多少钱呢

60岁以上工伤赔偿标准

60岁以上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60周岁以上发生工伤能按工伤赔偿吗?

60岁以上发生工伤事故怎么办

60岁以上工伤认定标准

60岁以上的工伤怎么算

60岁以上工伤赔偿标准

60岁以后工伤怎么赔偿

60周岁工伤怎么赔

退休人员没签劳务合同,对工伤有影响吗

退休人员没签劳务合同可以赔偿吗

退休员工没签劳务合同违规吗

退休工人不签劳务合同的后果

退休人员没有签订合同怎么赔偿

退休人员没签合同,有赔偿吗

退休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退休人员未签劳务合同有赔偿吗

退休人员没有签合同违法吗

退休后工作未签订劳动合同

来源:中国法院网-60岁以上发生工伤怎么赔付工伤鉴定,60岁以上发生工伤能做工伤认定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