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岗位与实际不符合同有效吗
劳动合同岗位与实际不符,合同通常仍然有效,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方面,如果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岗位调整,例如因公司业务发展、内部管理需要等客观原因,对员工岗位进行适当变动,且不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核心劳动条件的重大不利变更,同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协商,劳动者也实际接受了新岗位安排并履行工作职责,那么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依然有效。
另一方面,如果岗位调整是用人单位单方面强行变更,且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如降低工资待遇、增加工作强度等,未经劳动者同意,劳动者有权拒绝,并可主张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劳动合同约定。此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原岗位安排工作,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不平等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不平等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需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显失公平的情形。若劳动合同内容存在明显对一方当事人重大不利,且这种不利并非其真实意愿的体现,例如工资待遇远低于同行业标准、工作强度远超正常范围等,严重违背公平原则,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被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撤销后则自始无效。
(二)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手段订立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利用优势地位或劳动者处于危困状态等,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那么该合同是可撤销的,同样在撤销前有效,撤销后无效。
(三)部分条款不平等,其余条款合法有效。若不平等条款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那么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总之,不平等劳动合同的效力要根据具体的不平等情形以及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三、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劳动合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书骗取用人单位录用,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劳动者签订不合理条款等。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比如,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此类条款明显排除了劳动者应有的权利,是无效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像约定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违反法定工时制度等,都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或部分无效,需要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进行确认。一旦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岗位与劳动合同不符合怎么办
●劳动合同的职位和工作不符
●岗位和劳动合同不一致
●劳动合同签订的岗位和工作的岗位不一致,还要去上班吗
●职位与劳动合同不符
●工作岗位和劳动合同不符
●劳动合同与应聘岗位不一致
●劳动合同的职位和工作不符
●劳动合同上岗位不符
●不平等劳动合同在法律上生效吗
●不平等劳动合同有效吗
●不平等劳动合同条约例子
●不平等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违法吗
●劳动合同里有不平等条约
●劳动合同不平等条款有哪些
●不平等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不平等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不平等的劳动合同
来源:临律-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