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胁迫合同撤销期间多长时间,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什么合同

合同纠纷 编辑:范佳

一、欺诈胁迫合同撤销期间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期间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这一年期间为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若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也就是说,当胁迫情形消失后,当事人应在一年内决定是否行使撤销合同的权利。

另外,如果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即使存在欺诈、胁迫事由,但超过了这个最长的五年期限,当事人也不能再主张撤销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认定撤销权的行使期间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及时关注自身权利并在法定期间内依法行使撤销权。

二、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什么合同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性质:

(一)可撤销合同。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卖家谎称其所售商品为全新、无质量问题,但实际存在瑕疵,买家基于此错误信息购买,买家就可依法撤销该合同。在合同被撤销前,其效力依然存在;一旦被撤销,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无效合同。若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那么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比如,在涉及国有资产交易中,一方通过欺诈手段骗取国有资产,此行为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无效合同自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

总之,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关键在于是否损害国家利益,以此来确定是可撤销合同还是无效合同。

三、合同欺诈如何处理,有哪些规定

合同欺诈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可按以下方式处理并遵循相关规定:

**处理方式**:

(一)协商解决。当事人可尝试与欺诈方沟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若欺诈方愿意配合解决,可达成和解协议。

(二)向相关部门投诉。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反映情况,相关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撤销合同、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若欺诈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如合同诈骗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欺诈方刑事责任。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合同诈骗罪有明确界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欺诈胁迫合同可撤销

欺诈胁迫撤销期间是一年还是三个月

欺诈胁迫撤销权

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欺诈胁迫签订合同的效力

欺诈胁迫撤销期限

欺诈胁迫的撤销时间

欺诈胁迫撤销期间是一年还是三个月

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吗

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怎么认定欺诈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撤销合同的期间为

因欺诈订立合同承担违约责任

因被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受欺诈方

因欺诈而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及后果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的赔偿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均为无效合同

来源:临律-合同欺诈如何处理,有哪些规定,合同欺诈的认定及赔偿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