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几种,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纠纷 编辑:冯颖

一、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几种

以下是几种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用人单位需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在此期间不得随意解除合同。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不得解除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在医疗期内需要休息治疗,用人单位应给予支持。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这是对女职工特殊时期的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在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可能影响劳动者的养老等权益。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兜底条款,以确保其他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也能得到保障。

二、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

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概念不同。变更劳动合同是指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对原合同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或删减,以适应新情况,劳动合同依然存续。例如调整工作岗位、薪酬等条款。而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因法定或约定事由,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双方劳动关系终结。

(二)法律后果不同。变更劳动合同后,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关系,劳动者仍在原单位工作,只是部分合同条款发生改变。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复存在,劳动者需离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等费用,具体视解除情形而定。

(三)程序不同。变更劳动合同通常需双方协商一致,采用书面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则需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条件,并遵循相应程序,如提前通知、支付补偿等。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程序怎么走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根据不同情形遵循相应程序:

(一)协商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情形下,双方应就解除事宜达成书面协议,明确解除时间、经济补偿等事项。

(二)法定解除。若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如劳动者违规行为的记录等,然后向劳动者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说明解除原因。

(三)无过错性解除。例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等情形。此时,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方可解除劳动合同,同时还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总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需依法依规进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避免产生法律风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几种

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几个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不能解除合同的条件

36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疾病

不得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

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几个情形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

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在哪

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劳动合同变更与解除

变更合同与解除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通用条款

变更和解除合同的条件

合同变更与解除

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能不能解除合同

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原因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来源:临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程序怎么走,用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