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二年内可以起诉吗
工伤纠纷涉及多种法律程序和时效规定。
就诉讼而言,劳动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一般情况下,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若超过一年仲裁时效,且不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仲裁委可能不予受理。
如果在仲裁阶段顺利推进,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直接说“起诉”指民事侵权诉讼,工伤案件通常不适用普通民事侵权二年的诉讼时效。工伤应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处理,先认定工伤,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之后进行劳动仲裁等。
所以,单纯说工伤二年内是否可以起诉,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已错过仲裁时效以及是否完成了必要的前置程序。建议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咨询专业人士,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二、工伤能要求单位补偿吗
工伤可以要求单位补偿。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单位有义务在事故发生后及时申请工伤认定。
若被认定为工伤,单位需承担相应补偿责任。补偿项目包含多项:一是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在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二是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三是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此外,若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职工遭遇工伤,应积极与单位沟通补偿事宜。若单位拒绝或补偿不合理,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十级工伤辞职有补偿吗
十级工伤辞职可获得相应补偿。根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能享受以下补偿:
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该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旨在对工伤职工因身体损伤造成的损失进行基本补偿。
二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其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于保障工伤职工后续可能产生的医疗需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以帮助工伤职工在重新就业过程中过渡。
需注意,要顺利获得补偿,需按规定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且保留好相关证据。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应承担的补偿,工伤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二年内可以起诉吗法院
●工伤二年内可以起诉吗怎么赔偿
●工伤2年了还可以起诉吗
●工伤二年后可以起诉赔偿吗
●发生工伤二年后可鉴定吗
●工伤两年后还能申请吗
●工伤超过二年怎么起诉
●工伤二年内可以起诉吗怎么赔偿
●发生工伤两年后可以仲裁吗
●工伤发生二年后是否可报销医疗费
●工伤能要求单位补偿吗怎么赔偿
●工伤能要求单位补偿吗合法吗
●工伤可以要求单位补偿吗
●工伤可以找公司赔钱吗
●工伤都可以向单位申请哪些赔偿
●工伤可以向单位要求哪些费用
●工伤单位可以辞退我吗
●工伤可以申请赔偿吗
●工伤待遇可以直接要求单位支付吗
●工伤能要求赔偿吗
来源:头条-十级工伤辞职有补偿吗,十级工伤辞职后能领到什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