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工伤工亡是由谁赔偿
非工伤工亡不存在工伤保险赔偿责任,但可能存在其他赔偿主体:
1. 如果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死亡存在过错,例如因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如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规定导致员工死亡),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的范围可能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赔偿数额会依据具体的侵权行为的损害程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
2. 如果员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这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部分,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的标准根据各地规定有所不同。
3.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第三人侵权导致员工死亡的,侵权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下,赔偿项目与侵权损害的后果相关,例如医疗费(如果死亡前产生)、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二、认定工伤但不认定工亡
如果认定为工伤但不认定工亡,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死亡原因不符合工亡认定标准。比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伤被认定为工伤,但伤者是因为自身疾病突发而非工作直接导致的死亡,这种情况下可能不认定工亡。
(二)时间因素不符合。工亡需要满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等特定的时间要求。如果超出了这个时间限制,即使是工伤相关情形,也不认定为工亡。
如果对不认定工亡的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死亡与工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且符合工亡认定的条件,例如提供工作环境存在危险隐患且与死亡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或者医院关于死亡与工作关联的证明等。
三、工亡赔偿金认定工伤
工亡赔偿金的认定与工伤认定紧密相关。
(一)工伤认定条件
1. 工作时间: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的伤亡事件是认定工伤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正常的上班时间段,或者经单位安排的加班时间内。
2. 工作场所:如果是在工作场所内受伤致死,这通常符合工伤认定情形。这里的工作场所包括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合理延伸区域,如为了工作需要去的其他办公室或者工作场地周边的合理范围。
3. 工作原因:因为执行工作任务导致伤亡是关键。例如在操作机器设备过程中发生意外,或者因工作出差途中遭遇交通事故等。
(二)认定流程
1. 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事故发生后的30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申请,职工的近亲属等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
2. 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对事故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收集证据、询问证人等。
3. 作出认定:根据调查结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一旦认定为工伤,工亡赔偿金等相关待遇的支付才有依据。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非工伤工亡是由谁赔偿的呢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法律依据
●非工伤死亡赔偿标准2020法律规定
●非工伤死亡的认定
●非工伤死亡单位有赔偿的责任吗
●非工伤死亡赔偿金2021年最新标准
●什么叫非工伤死亡
●非工伤死亡赔偿的法律依据
●非工伤死亡定义
●非工伤死亡的赔偿标准
●认定工伤但不认定工亡怎么赔偿
●认定工伤但不认定工亡怎么办
●认定工伤但不认定工亡算工伤吗
●不认定为工伤
●认定为工伤但不构成伤残
●工伤没认定
●工伤不认定可以直接工伤鉴定吗
●不认定工伤会通知吗
●工伤认定没认定上怎么办
●不认定工伤可以起诉吗
来源:临律-工亡赔偿金认定工伤,工亡赔偿金谁有资格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