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十级伤残标准对照表,如何判定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

劳动纠纷 编辑:孟洁

一、工伤十级伤残标准对照表

工伤十级伤残标准涉及多个方面:

1.医疗终结后,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

2.具体情形举例如下:

-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cm2;

-全身瘢痕面积<5%,但≥1%;

-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岁以下者;

-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指端植皮术后(增生性瘢痕1cm2以上);

-手背植皮面积>50cm2,并有明显瘢痕;

-手掌、足掌植皮面积>30%者;

-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

-足背植皮面积>100cm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未做手术者等。

工伤十级伤残的认定需严格依据相关标准,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评定,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如何判定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

关于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中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的判定:

合理时间方面,并非仅指正常上下班的固定时段。它涵盖了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结束后,因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而延迟的时间,例如清理工作场地、整理工具等。同时,因突发情况导致上下班时间发生变化的,如交通拥堵、突发疾病就医等合理延误时间也应考虑在内。

合理路线方面,并不局限于常规、最短的路线。职工从工作场所到住所地的通常路线属于合理路线,包括中途必要的停留,如顺路去菜市场买菜、接孩子等合理生活需求的路线。另外,为了处理突发紧急事务而临时改变的路线,只要具有合理性,也应认定为合理路线。

在判定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从社会一般人的认知角度,判断职工的时间安排与路线选择是否符合常理、是否与上下班目的紧密相关。要注重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以准确认定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从而确定能否认定为工伤。

三、工伤伤残等级是怎么判定的

工伤伤残等级判定遵循一定程序与标准。

首先,需完成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按规定时间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其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判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最终,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结论的期限可延长30日。鉴定结论会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十级伤残标准对照表图片

工伤十级伤残标准对照表最新

工伤十级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工伤十级伤残标准规定

工伤10级伤残认定标准2021

工伤十级伤残评定标准?

工伤十级伤残的判定标准

工伤十级伤残标准对照表最新

工伤十级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2021

工伤十级伤残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多长时间

怎样认定上下班途中路线的工伤确认

上下班途中算工伤是什么时候确定

上下班工伤怎么判定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标准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流程

最新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

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情况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伤残等级是怎么判定的,工伤伤残标准怎么划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