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资什么意思,基础工资怎么算的
大家好,由投稿人邵兴安来为大家解答基础工资什么意思,基础工资怎么算的这个热门资讯。基础工资什么意思,基础工资怎么算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基础工资和基本工资的区别
都说宇宙的尽头就是编制,那么有了编制的工资到底收入多少!!解读全国事业单位工资情况。
事业编工资主要分两大项,第一项是基本工资,第二项是补贴类收入。
基础工资,全国事业编的工资待遇都是一样的(这个就是十三薪或者叫一次性奖励)。基本工资(学历决定)和薪级工资(工龄)决定,这两项构成。全国统一标准。
补贴类工资全国就各不一样,根据等级情况,各省不一样、各市县也不一样。
上图是全国调整后事业编基础工资套改表格,有管理岗和专技岗。
已管理岗基础工资解说一下,如果是大专毕业定岗就是管理十级,薪级工资就是5级,基础工资就是1765+512=2277。本科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基础工资定岗就是管理九级科员,薪级工资7级,就是1925+596=2521。
基础工资最低标准是多少
人社部网站近日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4月1日),15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其中,上海以2590元仍居榜首。(中新网)
来源: 长沙晚报
基础工资是底薪吗
平时人们总是说养老金,但实际上并不了解我们领取的养老金也是有好几部分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
我们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大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于待遇水平较低,一般人们所称的养老保险指的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在退休后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别国发1997年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还可以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缴费每满一个月发给1/12×1%)。
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计算公式。简单点说,是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是职工参与缴费指数计算月份所有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等于月缴费基数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
比如说我们按照60%的基数缴费,当月的缴费指数是0.6。如果15年都是这样的话,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是按照100%基数缴费,所有计算缴费指数月份都是这一缴费档次,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
由于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1992年才陆续建立起来的,1997年才全面建立起统一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才推动现在的养老金计发模式。所以,并不是所有缴费年限都会计算平均缴费指数的。如果说缴费年限40年的话,可能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只会使用最近20来年的缴费基数。
一般来说,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情况下,每一年缴费年限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每一年缴费年限可以领取1%的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是3,对应的是2%的社平工资。
如果是按照100%基数缴费40年,基础养老金能够领取40%的社平工资划算吗?说实话,当然是划算的。
第一,我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在年年增长,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每年也在快速增长,而几十年前的缴费基数往往要低得太多了。
比如说青岛市1990年的社平工资只有200元,现在早已经超过了6000元。2021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6893元,预计今年有可能达到7229元。如果是40%社会平均工资的话,仅基础养老金部分就能够达到2900元左右。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领个4000元没有问题。在山东省绝大多数地区都足够养老了,毕竟很多年轻人的工资都不到4000元。我就是其中之一,呵呵。
第二,缴费年限40年,对于养老金增长也划算。每年的养老金增长都有挂钩调整的部分,主要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
2021年的山东省养老金调整方案:按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缴费15年只能够增加15元,缴费40年却能够增加53.5元。按养老金比例挂钩部分,是根据上年度本人基本养老金的一定比例进行增加的。由于缴费年限长,养老金待遇高,因此增加的钱数也会更多。
第三,缴费年限40年,万一去世的早,还有最高24个月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抚恤金可领。按照最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去世的抚恤金是跟本人的缴费年限和领取养老金月数相挂钩的,最高可以领取24个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月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所以养老保险缴费40年,不仅能够有很高的养老金待遇,而且在养老金增长和去世待遇方面也会更有优势,参加养老保险是非常划算的。长缴多得,实言不虚。
基础工资和岗位工资
来源:【大河网】
人社部网站近日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4月1日),15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其中,上海以2590元仍居榜首。其次是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60元。北京排第三,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20元。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
15个地区月最低工资≥2000元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从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5个。
这些地区分别是上海(2590元)、深圳(2360元)、北京(2320元)、广东(2300元)、江苏(2280元)、浙江(2280元)、河北(2200元)、天津(2180元)、山东(2100元)、四川(2100元)、重庆(2100元)、安徽(2060元)、福建(2030元)、湖北(2010元)、河南(2000元)。
月最低工资标准上海最高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北京最高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在月最低工资标准方面,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这一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深圳,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60元。北京排第三,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320元。广东排第四,达到了2300元。
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来看,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5.3元,为全国最高。
最低工资包含“五险一金”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各地规定并不一样。
目前,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包括了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以安徽为例,安徽3月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新标准的最大不同是,“口径”发生变化,与其他省一致,由原来的不包含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变为包含劳动者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不过,北京、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包括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所以,北京、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含金量”更高。
最低工资上调
会带动其他一些待遇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除了可以直接拉动低收入职工的工资水平外,还会带动其他一些待遇提高。
其中,失业保险金、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试用期的工资以及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会随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变多。
比如,安徽规定,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90%,随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变化。随着安徽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安徽多地近期调整了失业金标准,其中,安庆市区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930元/月,自2023年3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调整为1737元/月,上调387元。
(来源:中国新闻网、大河报)
本文来自【大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基础工资什么意思,基础工资怎么算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