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鉴定后怎么申请赔偿金
工伤鉴定后申请赔偿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确认赔偿主体。明确用人单位是否已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若已缴纳,大部分赔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未缴纳,则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准备申请材料。一般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医疗费用发票及清单、病历等相关医疗资料、本人身份证明等。具体材料要求可向当地社保部门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咨询确认。
三是选择申请途径。若用人单位配合,可由用人单位协助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审核通过后按规定发放赔偿金。若用人单位不配合或存在争议,职工可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赔偿。仲裁裁决生效后,若用人单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职工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退休后再次就业工伤如何认定
退休后再次就业发生工伤的认定,需明确以下要点:
一是主体认定。退休人员与新就业单位一般构成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因为退休人员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不再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但在实践中,部分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将符合一定条件的退休再就业人员纳入工伤认定范畴。
二是适用法律。通常情况下,劳务关系中受伤不能直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而是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相关法律处理。即由接受劳务一方根据过错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若退休人员因自身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受伤,可减轻接受劳务方的赔偿责任。
三是特殊情况。有些地方规定,单位已为退休返聘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工作中受伤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认定和享受相应待遇。
总之,退休后再次就业工伤认定较为复杂,具体需结合当地政策和实际情况,确定责任承担及赔偿方式。
三、上下班工伤认定的条件有哪些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需满足一定条件,主要如下:
一是合理时间。通常是指职工正常上下班的时间,以及在合理范围内的加班加点后上下班的时间。例如,职工因加班导致下班时间延迟,在合理延迟时间内发生事故,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二是合理路线。包括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必需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比如,职工下班途中顺路去菜市场买菜后回家,若符合合理时间和路线要求,发生事故也可能认定工伤。
三是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也就是说,如果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且本人承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者无责任的,才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鉴定后怎么申请赔偿金呢
●工伤鉴定后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鉴定后怎么赔钱
●工伤鉴定后怎样才能拿到赔偿金
●工伤鉴定后该怎么办
●工伤鉴定完了,赔付流程怎么走
●工伤鉴定后申请工伤赔偿的时间期限
●工伤鉴定后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鉴定完怎样申请赔偿
●工伤鉴定后怎么拿赔偿
●退休后再次就业工伤如何认定的
●退休后再就业工伤补偿标准
●退休再就业工伤怎么算
●已退休人员再就业工伤赔偿规定
●退休职工再就业工伤赔偿具体标准
●退休后再就业受伤算工伤吗
●退休人员重新就业受工伤
●退休人员再就业出现工伤怎么办
●已退休人员再就业是否享受工伤
●已退休人员再就业工伤
来源:头条-上下班工伤认定的条件有哪些,上下班工伤的定义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