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才是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是患职业病的;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此外,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二、不是工伤单位怎么赔偿
如果不是工伤,单位仍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具体如下:
1.人身损害赔偿:若因单位的过错导致员工遭受人身损害,单位应赔偿员工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2.劳动合同约定的赔偿: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单位在非工伤情况下的赔偿条款,且该条款合法有效,单位应按照约定进行赔偿。
3.公平责任赔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根据公平原则,法院可能会判决单位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平衡双方的利益。
总之,单位是否需要赔偿以及赔偿的范围和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双方对赔偿事宜无法协商一致,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单位未缴纳社保工伤如何赔偿
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员工发生工伤的,赔偿责任由单位承担。具体赔偿如下:
1.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赔偿,包括挂号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
2.住院伙食补助费:由单位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
3.停工留薪期工资:员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单位应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4.护理费:如果需要护理,单位应支付护理费。护理期限根据伤情确定,一般为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一段时间。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等级,由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6.伤残津贴:如果员工被鉴定为伤残等级,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伤残津贴,直至员工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
7.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当地规定,由单位支付给离职的工伤员工,用于补偿其因工伤导致的医疗费用和就业困难等问题。
总之,单位未缴纳社保导致员工工伤的,单位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可通过与单位协商、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才是工伤认定标准是怎样的呢
●什么是工伤认定?
●什么认定为工伤
●什么才叫工伤
●什么叫工伤 工伤怎样算
●什么叫做工伤工伤认定的条件
●什么属于工伤认定
●什么是工伤认定?
●什么称为工伤
●什么叫做工伤
●不是工伤单位怎么赔偿的
●不是工伤单位怎么赔偿多少钱
●不是工伤单位负哪些责任
●不是工伤单位负责吗
●不是工伤公司需要赔偿吗
●不是工伤怎么办
●如果不是工伤 公司要承担责任吗
●不是工伤公司可以辞退吗
●不是工伤保险如何赔偿
●不是工伤有工资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单位未缴纳社保工伤如何赔偿,单位未交工伤保险受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