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不给认定工伤怎么办
若法院不给认定工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处理:
一是分析法院不予认定的具体原因。仔细研究法院的裁判文书,明确其中指出的不符合工伤认定的依据和理由,比如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是否不属于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等。
二是审视证据情况。检查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所提交的证据是否充分、有效。若存在证据不足的问题,可考虑补充新的证据,例如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证明事故发生经过的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
三是考虑上诉或申诉途径。如果认为法院的认定存在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重新审理和认定;若上诉期限已过,符合法定条件的,也可通过申诉等法律程序寻求救济。
四是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可咨询专业律师,律师能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和应对策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不认定可以起诉单位吗
在工伤未被认定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直接起诉单位要求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但可以分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一是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而职工或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该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对工伤认定决定进行审查和纠正。
二是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职工可就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这些费用,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等途径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
三是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争议等导致工伤认定无法进行的前置问题,需要先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等程序确定劳动关系,再进行工伤认定等后续程序。
三、没认定工伤都有啥赔偿
若未被认定为工伤,赔偿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形分析:
一是若属于第三人侵权导致的伤害,比如因交通事故受伤且对方负主要责任。此时可向侵权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是若不属于工伤且不存在第三人侵权,比如自身疾病发作等,一般由职工自身承担相应损失,用人单位可能基于人道主义等给予一定救助,但并无法定赔偿义务。
三是若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若后续被认定为工伤,职工则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法院不给认定工伤怎么办呢
●法院不认定工伤,公司还需要赔吗
●法院不给做伤残鉴定怎么办
●法院判决工伤认定对方不从
●工伤不给认定怎样去法院起诉
●人社局拒不执行法院工伤认定判决
●工伤不给认定能仲裁吗
●法院不认定工伤,公司还需要赔吗
●法院判决工伤赔偿不执行怎么办
●工伤经法院裁定对方不赔付怎办?
●工伤不认定可以起诉单位吗怎么办
●工伤不认定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吗
●工伤不认定打官司有用吗
●工伤不认定单位认可赔偿吗
●工伤不认定怎么办
●不认定工伤能否直接诉讼
●工伤不认定可以直接工伤鉴定吗
●工伤不认定单位要付医疗费吗
●工伤认定不了怎么起诉企业
●工伤认定书不认定工伤,可以作为起诉公司的证据吗
来源:临律-没认定工伤都有啥赔偿,没认定工伤能起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