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解除合同赔偿金的计算需区分不同情形:
-协商一致解除:若由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因单位过错解除:若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解除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计算方式同协商一致解除情形中的经济补偿标准。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社保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
社保解除合同与终止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概念不同:社保解除合同是在合同有效期内,基于一方或双方意愿,提前结束社保参保关系;社保终止合同则是因法定情形出现,使社保参保关系自然终结。
-引发原因不同:解除合同常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等;终止合同的原因多为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用人单位破产等法定事由。
-法律后果不同:社保解除合同,若因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且要协助劳动者办理社保减员等手续;社保终止合同,除特定情形外,一般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同样要做好社保相关手续办理。同时,在社保待遇衔接上,二者也可能存在差异,解除合同后续参保方式等有多种选择,终止合同因涉及法定事由终结,在社保接续等方面规定有别。
三、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有多种规定。
一是协商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这体现了合同自由原则,双方自主决定终止合同关系。
二是约定解除。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当该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是法定解除。具体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前通知对方。
此外,合同解除权有行使期限,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不行使,或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解除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的
●解除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个税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N 1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基数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超过平均工资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交个人所得税吗
●解除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个税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方法包括哪些
●解除合同赔偿金计算器
●社保解除合同和终止合同的区别在哪
●社保终止合同书
●社保解除劳动合同
●社保终止合同怎么办理
●社保合同解除原因
●解除合同社保怎么办
●社保系统终止协议和解除协议
●社保解除协议
●解除合同社保几天能停掉
●解除合同社保缴纳期限
来源:头条-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有哪些,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