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解除程序如何规定
合同解除程序根据解除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约定解除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就合同解除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明确解除的具体时间、条件以及后续的权利义务处理等事项,通常通过签订解除协议等书面形式来确认。
法定解除
当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法定解除一般需遵循以下程序:
一是通知对方。解除权人应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
二是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三是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需依照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合同解除产生合同关系消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合同解除产生合同关系消灭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
(一)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终止。合同解除后,双方基于合同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不再具有拘束力。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卖方不再有交付货物的义务,买方也无需再支付货款。
(二)合同履行行为停止。未履行的部分不再继续履行。比如,建设工程合同解除后,施工方停止后续的建设施工活动。
(三)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能恢复原状的,当事人应将因合同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例如租赁房屋合同解除后,承租人需将房屋返还给出租人。不能恢复原状的,可采取折价补偿等补救措施。
(四)合同的担保及从权利消灭。主合同解除后,依附于主合同的担保权利、违约金条款等从权利也随之消灭,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五)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若一方因合同解除遭受损失,可要求有过错的对方进行赔偿。
三、合同解除程序有哪些
合同解除程序主要分为约定解除程序和法定解除程序,具体如下:
约定解除程序:
一是协商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可解除合同。在此情况下,双方需就解除合同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如解除时间、后续事项处理等,并形成书面协议,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二是约定解除权的行使。若合同中事先约定了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通知对方解除合同。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
法定解除程序:
当出现法定解除事由,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向对方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若对方有异议,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另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需依照其规定办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解除程序如何规定
●合同解除程序的法律规定
●合同解除的规则
●合同解除的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合同解除的相关规定
●合同解除怎么处理
●合同解除的一般法定条件
●合同解除程序的法律规定
●合同解除法律后果及依据
●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合同解除产生合同关系消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方面
●合同解除权消灭后的法律责任主要用于约束
●合同解除权消灭的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和消灭
●合同解除引起的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权消灭后的法律责任
●合同解除权消灭后怎么办
●合同解除权消灭后的救济
●合同解除的学说
●合同解除权消灭
来源:临律-合同解除程序有哪些,合同解除程序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