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级工伤等级鉴定标准及赔偿,工伤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什么区别

劳动纠纷 编辑:苗语灵

一、十级工伤等级鉴定标准及赔偿

十级工伤等级鉴定标准主要涉及身体各部位的伤残情况。例如,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生活自理障碍。具体包括:颅骨缺损9-24平方厘米,无功能障碍;一侧不完全性面瘫;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大于2平方厘米等多种情形。

十级工伤的赔偿包含以下几方面:

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是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其他费用。医疗费按实际支出的合理费用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二、工伤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有什么区别

工伤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存在多方面区别:

其一,鉴定目的不同。工伤鉴定主要是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畴,即判断该伤害是否因工作原因导致,为后续工伤待遇的享受提供前提依据。而劳动能力鉴定旨在评估职工因工伤或患病等导致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以及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以便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具体情况。

其二,鉴定时间不同。工伤鉴定一般是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由单位或职工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通常是在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若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则需开展此项鉴定。

其三,鉴定结果的作用不同。工伤鉴定结果用于认定是否属于工伤,是享受工伤待遇的基础。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则直接关系到职工能够获得的伤残待遇等级和具体补偿标准,如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的确定。

三、工伤鉴定后赔偿金什么时候领取

工伤鉴定后赔偿金的领取时间因不同情况有所差异,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其一,若单位购买了工伤保险,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赔偿部分。一般在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后,单位需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相关材料申请赔付。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并审核通过后,通常会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赔偿金,这个期限一般不超过60日。例如医疗费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会在审核无误后按规定拨付。

其二,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赔偿部分。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若单位认可结果且无异议,应及时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相关赔偿,比如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支付时间通常应在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后的合理时间内完成,一般不超过30日。

需要注意的是,若单位或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果等存在异议并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可能会导致赔偿金领取时间相应顺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十级工伤等级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十级工伤评级标准

十级工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图

十级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有哪些

十级工伤判定标准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一览表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2021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鉴定后赔偿金什么时候领取,工伤赔偿鉴定完后多长时间下款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