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调节赔偿能少多少
工伤调解赔偿减少的数额没有固定标准,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一)伤情因素。如果伤情较轻,比如只是轻微擦伤或短期可恢复的扭伤,在调解时可能相比于法定赔偿数额减少幅度较大。因为这种情况下,所涉及的医疗费用、误工时间等赔偿项目相对较少,企业可能以较少的赔偿金额达成和解。但若是伤情严重,如导致肢体残疾等,法定赔偿数额较高,调解减少的幅度可能相对小些。
(二)双方协商意愿。如果受伤职工急于拿到赔偿款,愿意在一定程度上让步,可能会接受比法定赔偿低较多的调解金额。而用人单位如果希望尽快解决纠纷、避免冗长的法律程序以及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能会同意给予相对较高的赔偿,使得调解赔偿与法定赔偿数额接近,减少幅度较小。
(三)证据因素。如果职工在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等方面证据不充分,用人单位在调解时可能会压低赔偿数额,导致赔偿金额比按正常法定标准计算出的数额减少较多。
二、工伤调岗取消岗位津贴怎么办
如果在工伤调岗后取消岗位津贴,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查看相关规定
1.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了解企业对于岗位津贴的规定,包括调岗后津贴如何处理等条款。如果企业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工伤调岗后取消岗位津贴,且该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同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 劳动合同约定。检查劳动合同中对岗位津贴和工伤调岗情况的约定。如果合同约定工伤调岗不应取消岗位津贴,企业的做法就涉嫌违约。
(二)法律依据
1. 工伤待遇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如果岗位津贴属于工资福利待遇的一部分,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应被取消。
2. 平等协商原则。企业调岗后的薪资待遇调整应与职工进行平等协商。若企业单方面取消岗位津贴,可能侵犯员工权益。
如果企业的做法不符合上述情况,员工可以先与企业进行协商沟通,要求恢复岗位津贴。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工伤调解不成怎么办
如果工伤调解不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 劳动仲裁。这是较为常见的解决方式。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需提交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费用单据等。仲裁委员会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2. 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以及法律适用是否正确等,然后作出判决。
3. 继续协商。虽然之前调解不成,但双方仍可继续尝试协商解决。可能是之前某些条款未达成一致,后续可以重新审视争议点,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漫长的仲裁或诉讼程序。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调解赔偿金额
●工伤赔偿调解多少合适
●工伤赔偿纠纷调解
●工伤调整
●工伤赔偿调解书范文
●工伤赔偿调解协议范本
●工伤赔偿调解不成下一步怎么走?
●工伤赔偿调解多少合适
●工伤赔偿调解好吗
●涉及工伤赔偿调解问题
●工伤后调岗时,岗位降低怎么规定
●工伤调岗后收入降低可拒绝吗
●工伤后调岗不得降薪
●工伤后调岗降薪变相辞退
●工伤职工调岗降低工资怎么办
●工伤 调岗
●工伤调岗后工资待遇
●因工伤调岗位还享受以前待遇吗
●工伤员工调岗后仍不能胜任
●工伤调岗员工可以不同意吗
来源:临律-工伤调解不成怎么办,工伤法院调解不成功需要多久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