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同接触商业秘密的职工签定保密协议2025,员工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应注意事项 -商业秘密

劳动纠纷 编辑:尹瑞

一、企业如何同接触商业秘密的职工签定保密协议2025,企业如何同接触商业秘密的职工签定保密协议

本文介绍了两种让企业与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企业直接与员工签署《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第二种方法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定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在签订保密协议时,需要注意双方当事人的资格、协议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地位是否平等、主要条款内容是否清楚、以及是否有违约责任等方面。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企业在《劳动合同》中订立保密条款的主要内容,包括职工在受聘期间不能向外泄露商业秘

法律分析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企业与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签署保密协议。第一种方法是企业直接与这些员工签署《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第二种方法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定签署一份保密协议,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在签定协议书时要注意几点:

(1)双方当事人的资格要合法;

(2)协议书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3)甲、乙双方地位要平等,要自愿为原则,双方表达意思要真实,权利和义务要对等;

(4)主要条款内容要清楚;

(5)要有违约责任。

第二,企业有同职工签定“劳动合同”中写明保密条款和违约责任。

在《劳动合同》中订立保密条款主要内容有:

(1)职工在受聘期间,不能向外泄露商业秘密,不能允许第三方使用商业秘密;

(2)职工在受聘期间,不得私自跳槽到另一企业;

(3)合同期满的应承担保密义务并保证三年内不使用本商业秘密;

(4)写明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和违约责任是两个关键点。保密条款是指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员工需要保守公司机密的条款,这是保护公司利益的重要措施。而违约责任则是指在员工违反保密条款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采取的法律行动,包括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等。

在劳动合同中,公司通常会规定员工的保密期限和内容,并明确员工需要遵守的保密义务。如果员工泄露了公司机密,公司可以依据劳动合同中的规定采取相应的违约责任措施。例如,公司可以要求员工立即停止泄露公司机密,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员工违反了保密条款中的规定,公司也可以采取相应的违约责任措施。例如,公司可以要求员工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禁止员工在一定期限内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同或相似的工作。

总之,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和违约责任是保护公司和员工利益的重要措施。在制定和执行劳动合同时,公司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签署保密协议是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重要措施。企业可以与员工共同商定签署一份保密协议,也可以直接与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签署《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在签署协议时要注意双方当事人的资格、协议书的内容、甲、乙双方地位、主要条款内容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此外,企业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保密条款和违约责任,以保护员工的商业秘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二、员工与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应注意事项 -商业秘密

法律分析:

员工保密协议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一、保密协议形式在签订保密协议时,双方既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也可以订立专门的保密协议。

二、保密协议内容:

(一)明确保密信息范围。用人单位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务必把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明确下来,最好通过列举的方式列明所有需要保密内容,否则很容易因约定不明引发诉讼纠纷。不同的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保密范围、内容也有所变化,用人单位应及时修改保密协议内容。

(二)明确保密主体。商业秘密的保密主体。一般仅限于涉密岗位的劳动者,对于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要求其不得披露、赠与、转让、销毁或者协助第三人侵犯公司的商业秘密。除上述涉密岗位以外,不必然承担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承担保密责任。此外,那些掌握了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家属、朋友,对保守商业秘密也应该负有同等义务。

(三)约定保密期限。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保密期限,虽然法律规定劳动者保守秘密的义务不因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而免除,但由于商业秘密存在过期、被公开或被淘汰的情况,因此最好还是约定保密义务的起止时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四)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在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如何使用商业秘密、涉及商业秘密的职务成果的归属、涉密文件的保存与销毁方式等内容,有特殊条款的还应以列举方式进行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三、企业如何与员工签订商业秘密保护协议

一、商业秘密的含义。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二、保密协议的主要内容。

(一)商业秘密的范围。企业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界定哪些技术和信息属于商业秘密。避免笼统的将所有的信息或技术都约定为商业秘密,这样在实践中不易操作,发生争议时也不利于举证。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商业秘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和职工个人劳动成果双重性质时,应当特别注意明确其性质属于个人著作权还是公司商业秘密,当事人是否要承担保密义务。

(二)保密主体。一般来讲在保密岗位、技术岗位工作的员工是主要的保密主体。当然,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情况分析确定企业中的哪些人员掌握了商业秘密。对于某些不在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普通员工,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

(三)保密期限。鉴于商业秘密的性质,只要其不被公开就可以永远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业可以在保密协议中约定不仅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而且在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后直至商业秘密公开为止,员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

(四)保密义务和泄密行为。在保密协议中应当明确员工保守商业秘密的具体义务,确定员工的哪些行为属于泄密行为。

(五)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在保密协议中应当明确哪些情况属于违约,发生违约时如何计算赔偿数额,这一内容是企业日后向违约员工主张权利的重要依据。因为一般来讲,当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况发生时,要确定企业所遭受的损失相当困难,而我国立法在这方面的规定也不完善,如果没有明确约定违约情况和赔偿标准,则企业损失的弥补将难以实现。

四、公司要求签保密协议合法吗

法律分析:保密协议签订是看工作岗位而定的。

并不是每位员工都要签订保密协议,有的职位是要签,有的职位不用签。而且保密协议签署的话,也会因所属公司不同而订。

类似与研发、创新类型的公司则是要签署保密协议的,这点是因为公司的特殊性,来签订的。保密协议签订就你现在这种情况,公司应该每个月除去工资外,还有另外签订保密协议的补贴,若是只让你签订协议,而没有相关的补贴那这份保密协议是无效的,毕竟签订双方要有相对的利益关系。

若是在普通公司上班,类型行政和后勤类的工作则不需要签订保密协议。而销售类型的,有接触到客户这类的,则要签订保密协议。

若是离职,公司是不能因为你没有签订保密协议而扣押工资。合同中有规定离职后要在离职之后的一个月内讲工资发放到员工手中,这点是不会因为没有签订保密协议而有所改变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五、公司签保密协议合法吗

法律分析:劳动者和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合法,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六、员工一定要签署公司保密协议吗

法律分析:保密协议签订是看工作岗位而定的。 并不是每位员工都要签订保密协议,有的职位是要签,有的职位不用签。而且保密协议签署的话,也会因所属公司不同而订。 类似与研发、创新类型的公司则是要签署保密协议的,这点是因为公司的特殊性,来签订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企业如何同接触商业秘密的职工签定保密协议书

企业与员工签订的保密协议

公司之间商业保密协议

接触公司商业秘密的单位或个人

员工签署商业秘密协议

企业之间签保密协议注意事项

员工如何对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保密协议书范本公司与员工

企业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支付报酬

员工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企业与员工签订的保密协议,企业之间签保密协议注意事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