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后辞职两年多了能赔偿吗
工伤后辞职两年多是否能获得赔偿需要分情况来看。
(一)如果当初发生工伤时已经认定为工伤并且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
1. 一般来说,对于工伤保险待遇中的一些项目是有诉讼时效规定的。通常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如果在这两年多期间没有超过时效且符合赔偿条件的项目,是可以要求赔偿的。
2. 例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若之前未领取,只要符合条件可以要求支付。对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在离职时符合条件的可以要求支付,虽然已经过了两年,但如果有合理的延误事由等情况,也有可能得到支持。
(二)如果当初未认定为工伤。
1. 由于已经过了两年多,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一般为一年),这种情况下很难再认定工伤从而获得工伤赔偿。不过如果有特殊情况导致时效中止或中断的,可以尝试申请工伤认定,认定成功后再主张赔偿。
二、工伤后辞职了还能拿到补偿吗怎么办
工伤后辞职是可以拿到补偿的。
(一)工伤补偿的类型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果工伤被认定且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了伤残等级,无论是否辞职都可以获得。这是对工伤职工因工伤造成身体伤残的一种补偿。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可以获得。这是用于工伤职工后续可能需要的医疗相关费用的补助。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由用人单位支付,是对工伤职工因伤残可能在就业方面存在困难给予的一种补偿。
(二)获取补偿的办法
1. 首先确保工伤认定已经完成。如果还未进行工伤认定,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一般是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准备好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
2.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依据鉴定结果确定伤残等级,这是获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依据。
3. 与用人单位协商补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工伤后辞职能领失业金吗
工伤后辞职是否能领取失业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一)失业金领取的一般条件
1. 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工伤后如果是自己主动辞职,通常不符合这一条件。但如果是因为工伤导致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等符合法定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况,则有可能符合。
3.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二)工伤与失业金的特殊情况
如果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除了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外,若同时满足失业金领取的上述一般条件,那么可以领取失业金。
总之,工伤后辞职能否领取失业金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失业原因、是否满足失业保险的相关规定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后辞职两年多了能赔偿吗多少钱
●工伤后辞职两年多了能赔偿吗怎么算
●工伤两年后辞职还有赔偿吗
●工伤两年后辞职能拿什么钱
●工伤后过几年辞职可以拿到工伤赔偿吗
●工伤若干年后辞职可享受工伤赔偿哟
●工伤后又上班两年后辞职还可以获赔偿吗
●工伤后辞职两年多了能赔偿吗怎么算
●工伤后几年辞职 单位需要赔偿么
●工伤后两年可以被公司辞退么
●工伤之后辞职了,还能拿到赔偿金吗?
●工伤后辞职有什么赔偿吗
●工伤如果辞职了工伤待遇还有吗
●工伤后辞职有经济补偿金吗
●工伤过辞职后有钱吗
●工伤后辞职 怎样要求单位需要赔偿么
●工伤辞职后还能回原单位吗
●工伤辞职之后会有一笔钱吗
●工伤后辞职工资怎么算
●工伤后辞职单位需要赔偿么
来源:头条-工伤后辞职能领失业金吗,工伤辞职后可以再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