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人员是啥,机动人员好不好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卫仪

机动人员是啥,机动人员好不好

大家好,由投稿人卫仪来为大家解答机动人员是啥,机动人员好不好这个热门资讯。机动人员是啥,机动人员好不好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机动人员什么意思?

特种作业证书Q1是什么意思?

特种作业证书Q1,Q1为项目代号,指起重机指挥。

场(厂)内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特种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其有关管理人员,统称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设备操作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各类特种设备操作员证件均需审核,审核周期不一。

特种作业证书资格申请材料

1.《特种作业许可证申请表》(含近期2寸红底彩色免冠照片一张)。

2、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经我局信息采集或复印后当场退还,可调用电子证明的无需提交)。

3、初中以上学历证明复印件(其中危险化学品特种经营者应当提供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学历证明复印件)。

4、对个人健康不妨碍相应特种作业的书面承诺(可并入《特种作业证申请表》并签字)。

5、由培训机构统一办理,需提供加盖培训机构公章的授权委托书;非个人办理,需提供申请人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原件(经办人需提供身份证原件,由我局代收或复印当场交还,电子证件无需提交即可调用)。

机动人员是做啥工作

“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核酸现场。”5月的一天,毛巳春熟练地穿上防护服,走向核酸检测点,镜头里这位年轻的居委会书记有些不修边幅,从3月到现在,他已经在居委会住了一个半月多,“每天的生活,就是围绕抗疫。”

作为徐家汇街道启明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毛巳春服务的居民区有6个小区、1724户居民,有商品住房,也有售后公房。有一段时间,这里“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并存,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

一切准备就绪,毛巳春和志愿者挨家挨户逐一通知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他说,整个检测流程经过精心设计,保证居民不走回头路,单循环进入自己的楼栋,将风险降到最低。这些核酸的相关物资,都是他们前一晚从地段医院运来,当晚贴好标签,为第二天检测大白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而每次核酸检测后,他和社区工作人员还要统计数据,更新上报,经常要忙到深夜。

手机电话一个接一个,微信群里的沟通忙个不停,各种协调工作、具体执行,核酸、消杀、收垃圾、发放物资……让毛巳春看上去像个一直不停歇的陀螺,我们说他充满了“90后”的干劲,他乐了,告诉我们他其实是80年代的尾巴。

“我住这边,有点乱……现在每天也睡不了多久,也就三四个小时。”我们的镜头跟着毛巳春来到了居委会,一早没来得及整理他的行军床,毛巳春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却把居委会的抗疫工作收拾得井井有条。

毛巳春说,从最早的孤军奋战,到现在的数十位志愿者,他们有四个组——核酸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物资发放志愿者和机动志愿者。他们动员在职党员在社区报到担任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一起奋战,“我遇到了他们,很幸运。”

而每位志愿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有一次,小区一位老奶奶不慎摔了一跤,毛巳春马上联络到小区里一位龙华医院的骨科医生志愿者,上门查看,居委会根据流程出具了出门单,志愿者们带着老人去医院,及时做了治疗。

社区的物资放发,是居民非常关心的事。因为运输延迟等原因,一开始也有居民不理解,后来随着物资充裕起来,不少居民还加入了志愿者行列。“车进来后,要卸货、装货、理货、配发,这些流程要无缝衔接,才能确保物资最快速度送到居民手里。”毛巳春说,特别是牛奶、蔬菜等物资,有保鲜期,需要最快捷地发放。

“我们的团长,也是分工明确,不同楼号的团长团购不同类型的物品,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毛巳春说,居委会不参与团购,而是帮助有团购需求的老人、老外,做一些服务工作,比如定期询问老人们的团购需求,请白领志愿者帮助看不懂中文团购的老外,做一些翻译,希望大家都能融入这个社区。

一位老人在楼道里的爱心置换角,贴了一幅字——友邻有爱,春满永新,老人说:“这个‘春’字就是书记你。”毛巳春特别感动,疫情无情,但是居民邻里的互帮互助、共同抗疫,似乎让大家找回了上海里弄的邻里情。

“所以不管有多累,我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为社区里的老人配药、发放物资时,毛巳春也会想到自己的父母,但却没有时间顾得上……

“我们好像在爬一座高山,是可以翻越的高山。”脱下防护服,汗水浸湿了一头的发,“大家再摒一摒……疫情结束后,要在自己家里床上好好睡一觉,多陪陪父母。”

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

同心守沪

一起奋斗

文丨王蔚 沐多

摄影丨周俊超 张挺

来源: 文汇报

机动人员一般是单位里什么人

员工李某因肚子疼脱岗如厕三分钟,某食品公司以“工作时间擅自离岗,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将其开除。李某认为,自己的离岗行为并不违反公司纪律,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违法,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近日,新京报记者获悉,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判决某食品公司支付李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6万余元。

在岗期间上厕所,员工被开除

李某原系某食品公司员工,从事消防中控员工作。消防中控员系特殊岗位,按照北京市顺义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规定,企业中控室应实行7×24小时不间断值守。公司消防中控室的值班人员不得脱岗、睡岗、酒后上岗,如因故需要离开岗位,离岗前须经当班领导审批,由其他具备值班资格的人员到岗后,方可离开。

据此,该食品公司对消防中控岗位作出区别于一般岗位的特殊规定,即“涉及公司安全要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中控室)的职工因脱岗被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监查发现的,发生一次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基于岗位的特殊性,该食品公司还对消防中控室的值守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

2022年11月15日,李某、曾某和姚某三人共同值守公司两个监控室,其中李某和姚某分别为两个监控室的主班,曾某为机动人员。值班中途,李某因肚子不适去了卫生间。

2022年11月21日,某食品公司向李某下发《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部分内容为:“李某,2022年11月16日,北京市应急局预警检测中心下发的《北京市高危行业安全风险检测值守工作日报》中通报批评我司2022年11月15日11时43分19秒中控室值守人员脱岗。经核查,你为当班值守人员,并于2022年11月15日11时42分16秒-11时44分55秒脱岗。鉴于以上事实,根据公司《职工考勤管理规定》规定,你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将于2022年11月21日正式与你解除劳动关系。”

李某认为,自己的离岗行为并不违反公司纪律,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违法,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

庭审中,李某主张,离岗行为不是自己主观造成的,而是自己肚子不适需要去卫生间,在得知机动人员曾某不能及时到场后,李某又联系了另一监控室值守人员姚某,在确信他马上到场的情况下才离开。后因肚子过于疼痛,所以没等到姚某到场,自己便先去卫生间了,但离岗的行为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另外,公司安排一个人值班不符合规定,增加脱岗风险,公司应当承担责任。为证实其主张,李某提交了与姚某的通话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其中姚某对李某说“你先去,甭等着我,我一会儿就过去,走你的”。

某食品公司辩称,按照公司规定,李某若有紧急情况应当先联系机动值守人员,在未能解决的情况下,要及时上报段长或中控室领导,由领导来安排处置。李某提交的证据反而可以证明,李某在身体不适时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存在恶意脱岗的行为。

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诉讼中,双方均认可在李某脱岗后,机动人员曾某最先返回中控室,后李某返回,最后姚某返回。某食品公司主张,曾某在接到李某的联系后未能机动到李某所在中控室,系因为当时曾某所在的点位与李某所在的中控室有一定距离,无法及时赶回。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在客观上确有脱岗行为,但一方面李某脱岗的理由为肚子疼痛需去卫生间,脱岗时间较短,该行为系正常生理现象并非主观逃班行为,同时根据微信聊天记录显示,李某多次联系其他同事,已经尽量避免脱岗行为发生,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另一方面,正如某食品公司所述,李某的岗位涉及公司安全要害,故其公司在进行岗位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突发情况,事发当日三人值守两个办公室,而某食品公司又对机动人员安排了其他工作任务,此种工作安排势必会导致脱岗风险的增加。

最终,法院判决某食品公司支付李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6万余元。

法官表示,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需要举证证明劳动者主观上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本案中劳动者因生理原因脱岗,不是主观恶意行为,因此不属于违纪情形,故公司的解约系违法,需赔付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针对特殊岗位,用人单位应设置相应保障措施,例如配备更多机动人员应对突发情况,避免劳动者因客观原因脱岗而造成潜在风险。本案判决同时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应合法、合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关爱员工、尊重员工的方式来塑造和谐的劳资关系。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通讯员 李秀文

编辑 刘倩 校对 赵琳

机动人员是什么意思 班级管理中

宜宾新闻网3月18日讯(记者 勾丽蓉)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支援武汉,宜宾市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医疗人员。除了支援武汉的一线医务人员,在宜宾“后方”,还有一群与新冠肺炎高度疑似者天天“打交道”的医护人员,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管护师杨宇就是其中一位。

专业技能过硬 让她有能力胜任这份责任

2004年杨宇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毕业,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留在省城工作,但因怀揣着报效家乡的梦想,她毅然回到了宜宾,经过招考她成了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这一干就是14年。

因爱岗敬业,专业技能过硬,2014年,杨宇被选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机动库”护士,作为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一批“机动库”护士,这让她无比自豪,因为这样,她可以救助更多的患者。

身着防护服的杨宇。

机动护士被誉为护士行业中的“特种部队”。机动护士是医院或科室出现人力紧缺或突发抢救等情况,需要护理应急之时,可供随时进行调动救援的护理人员,这部分护士,突出两个字——应急,同时,他们是护理队伍中的骨干和精英,放在哪里,都能独当一面。

在得知武汉疫情严重后,凭借着敏锐的职业敏感性,杨宇主动向领导申请,希望能去武汉一线进行医疗护理。虽然没能如愿去武汉援助心里有点小小的失落,但杨宇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直到领导的一个电话将她召回到“战场”。

精英女护士: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

1月25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一,此时杨宇正好在家轮休,当天下午4点半她接到科室护士长的电话。在电话里,护士长表示,现在医院急需护士支援发热门诊,询问杨宇愿不愿意去。

“去!”在电话里,杨宇没有半分的犹豫。杨宇说,她处在医护人员的岗位,这就是她的责任。而此时,杨宇根本不知道自己将从事怎样的工作。

当天晚上6点,杨宇拿着工作服准时到医院A区报道,这时她才知道,她将在发热门诊留观室工作,这里专门接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度疑似和有武汉密切接触史的患者。

坚决服从安排,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早已成为了杨宇的职业精神。匆匆吃过晚饭后,杨宇便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到隔离病区上班。为患者测量体温、血氧饱和度、查看患者呼吸频率……这一晚上,杨宇很忙碌。

工作中的杨宇。

在接下来的18天里,杨宇就与同事“四班倒”,穿着防护服穿梭在隔离病区。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第一天下班回家后,她就让老公帮忙把自己喜爱的长发剪短了。

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杨宇需要为患者采取“咽拭子”。所谓“咽拭子”就是患者咽部和扁桃体周围的分泌物,由于采集咽拭子的时候,操作者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完全开放的气道,因此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也更高。

“采集‘咽拭子’确实有风险,多几秒钟就多一分危险,但作为医护工作者,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呢?”杨宇说,她从不后悔成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关键时刻冲在前是医护工作者的本能。

心理疏导有成效 她在隔离病区“摆龙门阵”

留观病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隔离病区工作中,杨宇还耐心疏导患者心理,帮助患者积极恢复健康。

因长时间戴护目镜和口罩,杨宇额头皮肤被勒出伤痕。

一转眼,时间到了2月7日,这天一上班,护士长就告诉杨宇,1床那个病人情绪很不好,不吃药,不吃东西,拒绝测体温。当天穿好防护服在进病房之前,杨宇让同事在她的防护服上写下了:加油,坚持就是胜利!这8个字。

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杨宇知道,病人每天都在等待结果的焦灼中度过,心理多少都会受点影响。一走进病房,杨宇就看见床头柜上未吃的饭和药,隔着防护服,她微笑着叫了一声“江叔叔”。

随后,杨宇开门见山地对他说:“你看到我衣服上的字没有?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在近一个小时的聊天中,杨宇看出了江叔叔情绪明显好转。当杨宇再次进入病房时,她发现床头柜上的饭和药都“不见了”,而此时江叔叔主动伸出了手让她测血压和测氧饱和度。

考虑到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2月12日,杨宇离开隔离病区,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后,她又到肿瘤科正常上班。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疫情防控一线,以杨宇为代表的优秀医护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守岗位第一线,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们的品格与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战场”拼搏,守护一方平安。

杨宇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虽然没能到武汉一线,到这里工作也算是防疫一线吧,觉得自己能够做点贡献,稍稍有点安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只是深浅不一样罢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机动人员是啥,机动人员好不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