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的29种情况
工伤认定的情形并非固定29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
三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四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五是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
此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也可认定。具体认定需依据相关证据,按照法定程序,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综合判定。
二、工伤认定到领工伤证需要多久
一般来说,从申请工伤认定到领取工伤证所需时间有明确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认定决定后,会在20日内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受伤害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用人单位。之后,职工按照规定程序领取工伤证。
实际情况中,若申请材料完整且事实清晰,权利义务明确,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认定并领取工伤证;若存在争议、需调查核实相关情况等,可能会延长时间。但总体遵循上述规定的大致期限范围。职工在申请过程中应积极配合,按要求提供材料,以确保工伤认定程序顺利推进。
三、工伤认定的7种情况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认定的7种情况如下: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是较为常见的工伤情形,强调工作时间、地点与工作原因的直接关联性。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上班前准备工具、下班后清理工作现场等活动中受伤。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例如因制止工作中的违规行为遭他人暴力对待而受伤。
4.患职业病的。需经专业机构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且该职业病在法定职业病目录范围内。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出差等因工外出期间,基于工作任务受伤或失踪的情况。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需注意事故责任认定非本人主要责任。
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强调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及死亡时间限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的29种情况有哪些
●工伤认定的29种情况是什么
●工伤认定的7种情况
●工伤认定的29种情况
●工伤认定的几种情况?
●工伤认定29种情形及认定要点
●工伤认定范围的十种情形
●工伤认定的29种情况是什么
●工伤认定条件有几种
●工伤认定的范围有哪些
●工伤认定到领工伤证需要多久时间
●工伤认定到领工伤证需要多久才能拿到
●工伤认定到领工伤证需要多久完成
●工伤认定证书下来了,多久才能结案
●工伤认定证书多久下来
●工伤申请后工伤认定后,多久给到工伤证
●工伤认定需要多长时间拿到认定书
●领取工伤认定书后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
●拿到工伤认定书后多久可以申请鉴定
●工伤认定申请后多久能拿到工伤认定书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认定的7种情况,工伤认定范围的十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