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业服务合同对谁的责任归属有约定
物业服务合同主要对以下主体的责任归属有约定:
(一)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明确其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物业服务,包括对小区公共区域的维护、管理,如环境卫生清扫、绿化养护、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等。若因物业服务企业未履行或不当履行职责,导致业主财产受损、人身安全受威胁等情况,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二)业主的责任。业主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缴纳物业服务费用,遵守小区的管理规定,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破坏公共设施等。若业主违反规定,给其他业主或物业服务企业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对第三方的责任界定。例如,因第三方在小区内实施侵权行为,物业服务企业是否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若未尽到,需承担相应补充责任等。
总之,物业服务合同通过明确各方责任归属,保障小区物业服务的正常运行,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物业服务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吗
物业服务合同一般不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具体原因如下:
(一)法律规定层面。《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物业服务合同有明确规定,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合同能够清晰、明确地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口头约定不清晰而产生的纠纷和歧义。
(二)合同内容复杂性决定。物业服务涉及到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房屋及配套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管理,环境卫生的维护,公共秩序的维护等。这些复杂的服务内容和标准需要通过书面形式详细、准确地予以约定,以便双方严格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职责。
(三)保障双方权益需要。书面合同具有更强的证据效力,在发生争议时,能够为双方提供明确的依据,便于确定各自的责任和解决纠纷。若采用口头形式,一旦出现纠纷,双方可能因各执一词而难以举证,导致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购房合同中要约定物业管理费用吗
在购房合同中可以约定物业管理费用,但并非强制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约定物业管理费用有一定益处。对于购房者来说,明确知晓入住后需承担的物业管理费用标准,有助于其提前规划生活成本。对于开发商和物业服务企业而言,在购房合同中约定相关费用,能使物业管理服务的收费依据更为明确,减少后续因费用问题产生的纠纷。
另一方面,即便购房合同中未约定物业管理费用,也不影响后续物业管理服务关系的建立及费用的确定。在实际操作中,业主入住后,通常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另行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其中会详细约定物业管理费用的具体标准、收费方式、服务内容等事项。
总之,虽然购房合同中可以对物业管理费用作出约定,但无论是否约定,都不会影响物业管理服务的正常开展及费用的合理收取,关键在于后续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具体约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物业服务合同对谁的责任归属有约定吗
●物业服务合同主要对哪些内容约定
●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效力
●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的效力
●物业服务合同具备的条款
●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物业服务合同由谁和谁签订
●物业服务合同主要对哪些内容约定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哪些内容约定
●物业服务合同能否直接与业主签订
●物业服务合同业主有权看吗
●物业服务合同业主可以要求复印吗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
●物业服务合同只有签订才有法律效力,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物业服务合同业主需要签字吗?
●物业服务合同给业主一份吗
●物业服务合同需要谁签字
●物业服务协议可以不签吗
●物业服务合同由谁提供
来源:中国法院网-购房合同中要约定物业管理费用吗,购房合同有物业收费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