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个人原因被公司劝退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吗
因个人原因被公司劝退一般不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是法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劳动合同才会被认定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而因个人原因被公司劝退,通常是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员工个人的某些行为或状况,比如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工作表现不佳等,公司依据相关规定和程序对员工做出的处理决定。这并不涉及上述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被公司劝退只是劳动关系的提前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在解除后终止,但不影响此前劳动合同在合法有效存续期间的效力,相关的工资、社保等权益仍应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二、劳动合同的成立等同于劳动合同的生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劳动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存在明显区别。
劳动合同成立,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即告成立。通常表现为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其侧重于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强调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合意。
而劳动合同生效,则需满足法定的有效要件。(一)合同主体合法,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二)合同内容合法,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三)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例如,若用人单位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劳动合同,虽合同可能已成立,但因主体不合法而无效。再如,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此内容违法,也会影响合同效力。
总之,劳动合同成立并不必然等同于生效,生效的劳动合同必然是已经成立的,但成立的劳动合同不一定生效。
三、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书骗取用人单位录用,或者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劳动者签订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条款。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比如,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此类条款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应属无效。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像约定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违反法定工时制度等。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或者部分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一旦确认无效,自始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被公司劝退已经签了因个人离职怎么办
●被用人单位劝退
●被公司劝退后会影响下一份工作吗
●被公司劝退对自己影响
●公司原因劝退员工
●被用人单位劝退会有补偿吗
●被公司劝退怎么写离职原因
●被用人单位劝退
●个人原因被公司辞退
●遭公司劝退
●劳动合同的成立等同于劳动合同的生效吗
●劳动合同成立与劳动合同生效的关系
●劳动合同成立和劳动合同生效的概念和区别
●论述劳动合同成立和劳动合同生效的联系与区别
●简述劳动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概念和区别
●劳动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劳动合同成立并生效的条件
●劳动合同成立的条件三要素
●劳动合同成立的标志
●劳动合同成立的要件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该劳动合同从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