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时间在多久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申请工伤认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具体如下:
一是用人单位申请时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二是特殊情况。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上班路上出车祸全责算工伤吗
在上班路上出车祸且负全责的情况,一般不算工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明确强调了“非本人主要责任”这一关键条件。
工伤认定的目的在于保障职工在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时能够获得相应的救济和补偿。在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若职工负全责,意味着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职工自身的过错导致的,与工作本身并无直接关联。例如,职工因自身违反交通规则,如闯红灯、超速等行为导致车祸且承担全部责任,这种情况下很难将其伤害认定为与工作相关。
所以,上班路上出车祸负全责通常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标准,无法被认定为工伤。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证据,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综合判定。
三、工伤在家休息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工伤在家休息时间即停工留薪期,有明确规定。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确定停工留薪期,通常以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休假证明等为依据,结合工伤职工的受伤部位、伤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判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单位有义务保障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的合法权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相关待遇。若对停工留薪期时长有争议,可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等法定程序解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时间在多久内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多长时间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标准
●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
●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
●上下班途中算工伤是什么时候确定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后可不可以做伤残鉴定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多长时间
●上下班途中工伤有时间规定吗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需要哪些材料
●上班路上出车祸全责算工伤吗怎么赔偿
●上班路上出车祸全责算工伤吗
●上班路上出车祸全责算工伤吗赔偿多少
●上班路上车祸自己全责算工伤吗
●上班路上出车祸自己全责单位怎么赔偿
●上班路上出了车祸算工伤吗?
●上班路上车祸对方全责属于工伤吗
●上班路上出车祸对方全责单位怎么赔偿
●上班路上出车祸算工伤吗对方主责
●上班路上出车祸对方全责可以得到双赔偿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在家休息时间是怎样规定的,工伤在家期间工资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