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后果
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会产生以下后果:
(一)费用承担方面
1. 原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可能需单位自行承担。例如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如果因为超期申请导致工伤认定无法正常进行,这些费用在符合工伤认定情形下本应由工伤保险支付,此时可能转由单位支付,这无疑增加了单位的经济负担。
(二)对职工权益影响
1. 职工可能错过及时获取工伤赔偿的机会,影响其后续的治疗、康复和生活保障等。工伤认定是职工获取相应赔偿和待遇的前提,超期申请使得职工在时间上被拖延,一些急需的经济补偿无法及时到位,从而可能对职工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恢复造成阻碍。
2. 职工在劳动能力鉴定等后续程序上也会被延误,导致职工不能及时依据鉴定结果主张相应的伤残待遇等权益。
二、单位不愿意给员工报工伤违法吗
单位不愿意给员工报工伤是违法的。
(一)法律规定方面
1.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是单位的法定义务,不能逃避。
2. 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员工权益保障
1. 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依法享有工伤医疗待遇等一系列权益。单位不报工伤,可能导致员工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医疗救治、经济补偿等权益保障。
2. 单位这种不作为行为如果给员工造成损害的,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要求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赔偿因未能及时认定工伤而扩大的损失等。
三、单位迟迟不报工伤怎么办
如果单位迟迟不报工伤,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自行申报
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报时需准备相关材料,例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等,以证明工伤事实的存在。
(二)追究单位责任
1. 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工伤,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这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相关费用。
2. 单位这种拖延不报工伤的行为可能构成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如果因此给劳动者造成其他损失的,劳动者可以依法追究单位的民事赔偿责任。
总之,当单位迟迟不报工伤时,劳动者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及时自行申报工伤,并追究单位应承担的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后果是什么
●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后果怎么样
●用人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
●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后果有哪些
●单位超过申请工伤时间
●单位申报工伤超期,现在应该怎么办
●单位超期不申报工伤,人社局不赔偿
●单位超期申请工伤认定后果怎么样
●单位工伤认定超期怎么办
●单位申报工伤超时怎么办
●单位不愿意给员工报工伤违法吗怎么办
●单位不给员工报工伤怎么办
●单位不给报工伤自己怎么报工伤?
●单位不给报工伤自己报麻烦吗
●单位不肯报工伤
●单位不给报工伤可以起诉吗
●单位不给员工申报工伤违法吗
●单位不配合报工伤保险怎么办
●单位不让报工伤,职工可以自己报吗
●单位不愿意报工伤怎么办
来源:中国法院网-单位迟迟不报工伤怎么办,单位没给报工伤,可以申请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