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处理,没劳动合同怎样申请工伤认定

劳动纠纷 编辑:钱芮菲

一、没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处理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确认劳动关系。虽无书面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者身份的材料,或同事证言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

(二)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伤情稳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四)主张工伤赔偿。根据鉴定结果,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拒绝赔偿,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没劳动合同怎样申请工伤认定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申请工伤认定,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确认劳动关系。虽然没有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二)申请劳动仲裁。若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确认劳动关系。仲裁裁决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进行下一步。

(三)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准备好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相关材料,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三、签订的劳务协议工伤有补偿吗

在签订劳务协议的情况下,是否有工伤补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双方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一般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补偿的规定。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在劳务过程中受伤,应按照双方的过错程度来承担相应责任。如果接受劳务一方对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比如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指示错误等,那么接受劳务一方应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提供劳务者自身有过错的,也可能会减轻接受劳务一方的赔偿责任。

若劳务协议实质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比如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等,即便签订的是劳务协议,也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可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补偿待遇,用人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相关规定承担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怎么办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赔偿多少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

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赔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伤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认定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了工伤怎么办

没劳动合同怎样申请工伤认定呢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申请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吗?

没有劳动合同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没劳动合同怎么做工伤认定

没有劳动合同怎样认定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怎样走

没有劳动合同个人怎么申请工伤认定

来源:中国法院网-签订的劳务协议工伤有补偿吗,签劳务协议的员工怎么报工伤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