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违反劳动法
企业只要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即构成违法,并无“几个月”的特定界限。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支付日期,那么就应严格按照约定履行。哪怕仅延迟一天发放工资,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也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
所谓正当理由,一般指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如遭遇自然灾害、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等。除此之外,随意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可以先与企业协商,要求其及时支付工资;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拖欠工资及相应赔偿。
二、与政府打劳动官司是民事还是行政
判断与政府打劳动官司属于民事还是行政案件,关键在于政府在该劳动纠纷中所处的法律地位。
若政府是以用人单位身份与劳动者产生劳动纠纷,比如政府机关作为用人单位与所聘员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劳动法领域问题发生争议,这种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因为此时政府与劳动者是平等的劳动关系主体,适用劳动法律法规来处理纠纷,遵循民事诉讼程序。
然而,要是劳动纠纷涉及政府的行政行为,例如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劳动监察处罚决定、工伤认定结论等具体行政行为引发争议,劳动者对这些行政行为不服而起诉政府相关部门,那就属于行政案件,应按照行政诉讼的程序和规则来处理,由行政审判庭审理,依据行政法律法规来裁判。
三、因病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因病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如下:
1.申请:申请人需准备好相关材料,如个人身份证件、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证明、检查报告、住院病历等),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2.受理:鉴定机构收到申请后,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若材料齐全,予以受理;材料不完整的,会通知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
3.组织鉴定:鉴定机构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小组。专家依据国家制定的因病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对申请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诊断和评估。
4.现场鉴定:申请人需按通知要求,在指定时间和地点接受现场检查,如实向专家说明病情及相关情况。
5.出具结论:专家小组根据检查和评估情况,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结论一般分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不同等级。
6.领取结论:鉴定机构将鉴定结论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若对结论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违反劳动法吗
●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算是违法的
●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算拖欠
●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怎么办
●企业超过几个月不发工资可以辞职
●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可以申请赔偿吗
●公司几个月不给员工发工资
●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算是违法的
●公司几个月不发工资可以劳动仲裁
●单位几个月不发工资可以中断劳动合同吗?
●与政府打劳动官司是民事还是行政诉讼
●跟政府打官司属于什么
●和政府打官司有胜算吗
●和政府打官司叫什么诉讼
●和政府打官司属于行政诉讼吗
●与政府部门打官司胜算几何
●与政府打官司谁负有举证责任
●与政府部门打官司
●和政府打行政官司能打赢吗
●和政府打官司赢的几率
来源:中国法院网-因病非因工劳动能力鉴定流程,非因工伤残或因病情况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