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劳动法是怎样赔偿的规定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伤残程度,由工伤保险基金会予以支给。
各级伤残补偿从个人工资的27个月至7个月依次降低。
入薪资为本人月缴费工资,受上限与下限限制。
2.伤残津贴:针对一至六级伤残人员,按月发放。
津贴比例逐级递减,从一级的90%降至六级的60%。
1至4级由社保基金会承担,5至6级若无法安置工作则由用人单位支付;若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由责任方补充不足部分。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适用于五至十级伤残者,分别由社保基金会和用人单位承担。
具体标准由各省市自行制定,通常为个人工资的一定倍数。
需注意,工伤赔偿金额及条件因地域及政策差异而异,建议向当地相关机构或专业律师咨询以获取精确信息。
二、工伤两年了还能做伤残鉴定吗
无法实施。
鉴定必须在两年内进行,最迟不超1年。
此鉴定名为劳动能力鉴定,需由劳动者经劳动行政部门认证后,向市劳鉴委提出。
市劳鉴委将会在收到申请后60天内给出鉴定结果并传达至申请人。
若用人单位未按要求提出工伤申请,那么在事故发生或被认证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伤者本人、家属或工会方可直接向所在统筹地社保行政部门提交工伤申请。
三、工伤九级员工被劝退怎么赔偿
九级伤残员工可获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工伤级别,九级伤残员工可获取9个月个人薪资额度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双重赔偿机制: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需分别承担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
经济补偿与潜在双倍赔偿:若因用人单位违法劝退导致员工离职,员工除享受工伤赔偿外,有权申请经济补偿,并有机会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获得赔偿;所有赔偿措施均旨在维护工伤员工权益,确保其在遭受职业伤害后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援助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以及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劳动法是怎样赔偿的规定呢
●工伤劳动法怎么补偿标准
●劳动法的工伤赔偿是怎么赔偿的
●工伤 劳动法
●劳动法工伤赔偿流程
●劳动法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劳动法工伤怎么赔付
●工伤劳动法怎么补偿标准
●劳动法工伤的认定与赔偿
●劳动法工伤赔偿条款
●工伤两年了还能做伤残鉴定吗多少钱
●工伤两年了还能做伤残鉴定吗知乎
●工伤两年了还能做伤残鉴定吗怎么赔偿
●工伤两年以后还可以评残吗
●工伤两年后还能做工伤认定吗
●发生工伤二年后可鉴定吗
●工伤2年了还没做鉴定怎么办
●工伤两年后
●工伤2年了还可以起诉吗
●工伤两年多了还可以做伤残鉴定吗
来源:临律-工伤九级员工被劝退怎么赔偿,9级工伤被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