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还可以拿一次性赔偿吗
工伤后继续在原单位上班,能否拿到一次性赔偿需分情况来看。
若被认定为工伤且劳动能力鉴定有伤残等级,一般来说,部分一次性赔偿项目无法在继续留用期间获得,比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在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于工伤职工后续的医疗保障。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对工伤职工就业可能受到影响而给予的补偿,在职期间不符合领取条件。
然而,职工可依法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该补助金是对因工伤致残的补偿,只要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就可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标准支付,不受是否继续在原单位工作的影响。
总之,工伤后留用原单位,部分一次性赔偿不能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则可按规定获得。
二、工伤期间不发绩效工资,工资少了怎么办
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发绩效工资导致工资减少,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职工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向单位表明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应包含绩效工资。通过友好协商,争取让单位补发减少的工资。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不成,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诊断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等相关证据,以证明自己工伤事实及工资减少情况。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裁决,要求单位补足工资差额。
三是提起诉讼。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职工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院会依法审理并作出公正判决,确保工伤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三、工伤鉴定是要等伤好了才能鉴定吗,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工伤鉴定并非一定要等伤完全好了才能进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里强调的是“伤情相对稳定”,而非完全康复。
具体来说,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工伤可能会留下永久性的伤残,比如骨折后即便经过治疗仍可能存在畸形愈合等影响功能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等到所有症状完全消失,只要伤情不再出现明显变化,对伤残情况的评定不会因治疗未终结而受到实质性影响,就可以进行鉴定。
此外,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治疗周期长的工伤,若一味等待伤好再鉴定,可能会使工伤职工的权益不能及时得到保障。所以,在符合伤情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应及时申请工伤鉴定,以便确定伤残等级,进而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还可以拿一次性赔偿吗
●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
●工伤后回来上班 还能陪一次性伤残
●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要赔偿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吗
●工伤后继续在单位工作 可以得到照顾吗
●工伤如果还在公司上班都有什么补助
●工伤后回去上班,后来又辞职,可以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吗
●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
●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可以领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吗
●工伤后还想在原单位工作怎么赔偿
●工伤期间不发绩效工资,工资少了怎么办
●工伤期间不发绩效工资合法吗
●工伤不发绩效合法不
●工伤期间只给基本工资不给绩效工资
●工伤没绩效
●工伤单位有权不发绩效奖金
●工伤只发底薪没有绩效
●工伤期间发放工资绩效要包含进去吗?
●工伤期间不发绩效奖
●工伤期间可以不发绩效工资吗
来源:头条-工伤鉴定是要等伤好了才能鉴定吗,法律上怎么规定的,工伤鉴定等级出来必须申请仲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