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营养费可以向单位要吗,工伤期间需要给基础工资吗

劳动纠纷 编辑:蒋可玲

一、工伤期间营养费可以向单位要吗

工伤期间营养费能否向单位主张,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从法律规定来看,工伤保险待遇中一般并不直接包含明确的“营养费”项目。但如果工伤职工因治疗需要,确实有补充营养以辅助康复的必要,且经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证实其需要额外加强营养,那么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向单位主张营养费。

实践中,对于营养费的主张通常要结合工伤的严重程度、职工的实际康复需求等因素综合判断。比如职工遭受严重骨折、大面积烧伤等严重伤害,医生建议补充特定营养以促进恢复,单位应当考虑承担相应费用。

若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部分地区可在工伤认定及相关鉴定后,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关合理费用;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么职工因工伤产生的合理营养费等费用应由单位承担。职工可先与单位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期间需要给基础工资吗

工伤期间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工资待遇。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通常理解为正常出勤月工资,涵盖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也就是说,并非仅支付基础工资,而是维持职工工伤前的工资收入水平。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权益,若未按规定支付,职工有权通过合法途径,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工伤期间应该怎么休假

工伤期间休假需遵循相关规定。首先,职工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就医并向用人单位报告。由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根据工伤职工的受伤情况,出具诊断证明并建议休假时长,这通常被称为停工留薪期。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在休假过程中,职工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建议的时间休息,遵守单位关于请假的流程和制度,及时提交病假条等相关证明材料。

同时,用人单位需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保障职工在此期间的合法权益。若职工对停工留薪期时长有异议,或用人单位与职工就休假问题产生争议,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鉴定结果作为确定停工留薪期的依据。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期间营养费可以向单位要吗合法吗

工伤期间营养费可以向单位要吗怎么算

工伤期间的营养费用

工伤期间营养费该不该给

工伤期间营养费赔偿标准

工伤有营养费

工伤营养费谁来承担

工伤期间营养费可以向单位要吗怎么算

工伤营养费的法律依据

工伤营养费算多长时间

工伤期间需要给基础工资吗合法吗

工伤期间需要给基础工资吗怎么算

工伤期间需要支付工资吗

工伤期间就给基本工资吗

工伤期间就给基本工资吗

工伤期间的工资只发基本工资吗

工伤应不应该发工资

工伤应不应该发工资

工伤期间是拿底薪还是基本工资

工伤期间需要发工资吗

来源:头条-工伤期间应该怎么休假,工伤期间享受什么待遇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