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在劳动合同中能起什么作用?2025,遭遇家暴离婚是否可以申请赔偿

劳动纠纷 编辑:严同

一、工会在劳动合同中能起什么作用?2025,工会在劳动合同中能起什么作用

劳动合同未签订不一定有试用期。如果仅在聘书、录用通知或其他书面文件中约定了试用期,则视为对劳动合同的约定。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支付相当于转正薪资的工资。员工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但只要约定了试用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包含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条款。未签劳动合同时,声称试用期存在需提供其他证据。

法律分析

一、没签劳动合同有试用期吗?

1、没签劳动合同不一定有试用期

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仅在聘书、录用通知或其他书面文件中约定了试用期的,视作对劳动合同的约定,试用期的期限视作劳动合同的期限。

同样,仅约定了试用期内薪资,则该薪资被视为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还约定了转正后薪资,则转正后薪资被视为劳动报酬,试用期薪资约定无效。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支付相当于转正薪资的工资。但如果用人单位只是口头答应在员工转正后将提高薪水,却没有在任何文件中作出具体约定,也没有具体的数字,试用期薪水就被视为劳动报酬。

2、员工试用期最长是六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劳动合同里没写试用期合法吗?

1、劳动合同里没写试用期合法

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而是协商条款,是否约定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是,只要协商约定试用期,就必须遵守有关试用期的规定。

2、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并不能根据是否签署了劳动合同,来判断单位与特定的职员是否约定了试用期,但对于没有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形,任何一方若是声称试用期存在,需要拿出除了劳动合同之外的、证明试用期确实存在的证据,若是无法拿出相关证据,通常会被认定为试用期不存在。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即使未签署劳动合同,也不一定意味着存在试用期。试用期需在书面文件中明确约定,且期限不得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三分之一。劳动合同中的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对于声称存在试用期的情况,需提供除劳动合同外的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九条 工会参加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地方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应当有同级工会代表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劳动合同法中工会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1、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3、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4、工会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工会的基本职责有以下5点:1、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2、困难职工医疗互助;3、发放职工节日福利;4、针对职工农民工的就业安排、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5、针对职工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技能深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第六十四条 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七十三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工会在劳动合同中的作用

工会帮助、指导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照本法的规定,除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要订立劳动合同。本来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事,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平等协商确定。但是现阶段,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判别,尤其是大量进城的农民工,很多人对什么是劳动合同,怎么签订劳动合同,签订什么样的劳动合同,可能都不懂,迫切需要得到工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这些帮助、指导不是由工会代替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对职工作一些宣传解释工作,教育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有什么权利,应当履行哪些义务,怎么正确地履行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应当怎么办?等等。目前,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高,大量的劳动合同采取的是口头形式,有的根本就没有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处理起来没有依据,造成一些案件久拖不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从保护。针对现实中的这些情况,本法规定所有的劳动合同必须要有书面形式,并对劳动合同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比较严格,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更需要工会发挥作用,由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利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和贯彻执行,有利于使签订的劳动合同更加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平等,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需要注意,这里的工会包括各级总工会和基层工会组织。

二、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集体协商机制是工会作为职工方代表与企业方就涉及职工权利的事项,为达到一致意见而建立的沟通和协商解决机制。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用人单位职工具体的权利。它的层面比三方机制要低。主要是由企业工会与用人单位建立。当然,也不排除地方总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工会法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职工的民主管理;签订集体合同和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涉及职工权利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工培训及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企业工会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上述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工会一方应当向职工传达,要求职工遵守执行;企业方也应当按照协商结果执行。

四、劳动合同中工会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工会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3、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4、工会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五、劳动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什么

法律分析:企业违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六条 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六、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作用

【劳动合同制度的作用】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作用是什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会在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作用主要有: 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6条规定: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指导帮助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可以避免劳动者受到非法侵害,并能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 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进行监督 《劳动合同法》第41条关于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代表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组织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通过协商谈判签订的集体合同,可以有效调整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从而改变单个劳动者的弱势状态。 对劳动合同制度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78条的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对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进行监督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做出修改完善。 参与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工会参与处理劳动合同纠纷主要包括参加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参加争议解决参与机制等。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会在劳动合同中能起什么作用呢

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作用

工会的合同

工会劳动合同属于什么编制

工会签订合同

工会劳动合同法

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什么合同

工会签合同盖什么章

工会可以作为合同签订方

工会组织在劳动合同管理中的职能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工会在劳动合同法中的作用,工会劳动合同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