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
如果工伤超过1年,情况较为复杂。
(一)特殊情况可申请工伤认定
1. 若不是职工自身原因导致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例如不可抗力因素或者用人单位的原因,职工仍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在这种情况下,职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逾期申请并非自身过错。
2. 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符合特殊情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调查核实后,有可能受理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二)通过民事侵权诉讼索赔
1. 即使不能进行工伤认定,但是如果职工的受伤是因为第三人侵权造成的,那么可以向第三人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要求第三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比如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项目。
2. 这种民事赔偿的范围和标准与工伤保险赔偿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工伤保险特有的一些补偿,例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所以,工伤超过1年并不意味着职工完全丧失获取赔偿或补偿的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救济途径。
二、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一般为1年,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但如果工伤超过1年仍未申请认定,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存在正当理由的情况
如果是因为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1年申请期限内。例如,不可抗力因素,像自然灾害导致无法及时申请;用人单位原因,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工伤事实、拒不提供工伤认定相关材料或者作出误导等行为,导致职工超过1年未能申请工伤认定。这种情况下,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经审核后如果认为符合要求,应当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二)无正当理由的情况
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超过1年申请期限,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不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此时,职工若想获得相应赔偿等权益,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民事赔偿或者依据其他相关法律途径尝试解决,但在工伤认定程序上会存在障碍。
三、工伤超过24小时报案有效吗
工伤报案超过24小时也是有效的。
在工伤认定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在工伤发生24小时内报案。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但是,虽然超过24小时报案有效,职工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向单位报告,单位也应及时处理,这有利于证据的收集和工伤认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赔偿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
●工伤超一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赔偿
●工伤超一年了该怎么办
●工伤超过1年还能认定工伤吗
●工伤超过一年之后还能认定吗
●工伤超过一年怎么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
●工伤超了一年还能申请吗
●工伤超过一年还可以申请吗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伤残
●工伤超过1年如何认定工伤事故
●工伤超过1年怎么办
●工伤超过1年还能认定工伤吗
●工伤超过一年怎么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超一年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赔偿
●工伤超过一年之后还能认定吗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法律如何规定的
●工伤超过一年可以申请吗
●认定工伤超过一年怎么办?
来源:头条-工伤超过24小时报案有效吗,工伤事故超过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