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劳动纠纷 编辑:穆铭宇

一、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

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遭遇工伤,可按以下步骤索赔:

其一,确认劳动关系。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若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确定劳动关系。

其二,申请工伤认定。在确认劳动关系后,劳动者应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如医疗诊断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其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待工伤认定结论作出后,若伤情影响劳动能力,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其四,计算赔偿数额并索赔。根据伤残等级等确定具体赔偿数额,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劳务合同不能做工伤认定。具体分析如下:

工伤认定是基于劳动关系而言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其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可依法进行工伤认定。

而劳务合同确立的是劳务关系,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提供劳务者按照约定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接受劳务方支付相应报酬。提供劳务者在工作中受伤,不属于工伤范畴,一般按照民事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处理。

如果提供劳务者在劳务过程中受伤,可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接受劳务方有过错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提供劳务者自身有过错的,也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

三、没有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没有合同也能做工伤认定。具体分析如下:

劳动关系是进行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之一,虽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同样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一方面,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申请时需提交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例如,银行工资发放明细能显示单位定期支付工资,工作证上有单位名称及员工信息等,这些都可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证据。

另一方面,在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可结合具体情形,依据相关证据认定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存在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总之,没有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关键是要能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呢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

未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法律风险

未签劳动合同受工伤后如何支付工资

未签劳动合同发生工伤

未签订劳动合同受工伤怎么办

未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怎么办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

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出工伤怎么赔偿

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有效吗

劳务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怎么写

劳务合可不可以做工伤认定

签订劳务合同可以申请工伤吗

劳务合同享受工伤待遇吗

劳务合同有工伤赔偿吗

劳务合同能申请工伤认定吗

劳务合同可以做工伤鉴定吗?

劳务合同可以走工伤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没有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没有合同出了工伤可以算工伤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