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有没有父母赡养费的规定
工伤赔偿中涉及供养亲属抚恤金,存在对符合条件的父母相关补偿规定。
当工伤职工因工死亡时,其父母若符合一定条件可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通常为父母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且满足一定年龄要求,比如父亲年满60周岁,母亲年满55周岁等。
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若工伤职工未死亡,但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其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但仅其父母等符合条件的其他亲属可享受每人每月30%标准的供养亲属抚恤金。具体情况需依工伤认定及实际情况确定。
二、工伤有没有父母赡养费补助
工伤赔偿中通常不存在“父母赡养费补助”这一独立项目,但有类似能保障相关权益的赔偿内容。
若工伤导致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其符合条件的父母可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其父母可按一定比例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抚恤金。一般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若工伤职工死亡,其父母作为依靠该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且满足一定条件,如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等,同样能获得供养亲属抚恤金。具体计算以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照上述规定比例发放,目的在于保障因工伤致家庭主要经济支柱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后,其亲属的基本生活。
三、工伤有伤残鉴定没有工伤认定
仅有伤残鉴定而无工伤认定,在法律层面存在严重问题。工伤认定是确定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法定程序,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只有经法定程序认定为工伤后,后续的伤残鉴定才有合法依据。
若没有工伤认定,即便有伤残鉴定,用人单位可能不认可该伤害为工伤,从而拒绝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在主张工伤赔偿时,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通常也会首先审查工伤认定情况。
补救办法是尽快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准备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若用人单位配合,可由其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不配合,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规定期限内也有权提出申请。经认定为工伤后,再依据伤残鉴定结果主张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有没有父母赡养费的规定呢
●工伤父母赡养费怎么计算
●工伤有赡养费吗
●工伤赔偿父母赡养费标准
●工伤赔偿有赡养老人儿女费吗
●工伤赡养父母到多少岁
●工伤赡养老人抚养费的标准
●工伤父母赡养费怎么计算
●工伤赔偿老人的赡养费计算
●工伤父母应得的有什么补贴
●工伤有没有父母赡养费补助政策
●工伤有没有父母赡养费补助的
●工伤有没有父母赡养费补助金呢
●工伤父母赡养费怎么计算
●工伤赔偿父母赡养费标准
●工伤有赡养费吗
●工伤赔偿有赡养老人儿女费吗
●工伤赡养父母到多少岁
●工伤赡养老人抚养费的标准
●工伤父母有钱吗
来源:临律-工伤有伤残鉴定没有工伤认定,只有工伤鉴定没有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