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后养老保险全部由单位缴纳吗
工伤后养老保险并非全部由单位缴纳。
一般情况下,单位应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在员工发生工伤后,单位仍需继续履行缴纳养老保险的义务。
然而,如果员工因工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办理了退休手续,根据相关规定,其养老保险待遇可能会有所调整。具体的缴纳和待遇情况需依据当地的社会保险政策以及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来确定。
同时,在工伤治疗期间,单位也应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等相关费用。如果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工伤职工到退休享受哪些待遇
工伤职工到退休后可享受以下待遇:其一,基本养老金待遇。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其二,伤残津贴待遇(若存在伤残等级)。如果因工伤导致伤残,在达到退休年龄时,伤残津贴仍可继续领取,直至本人死亡或符合其他相关待遇领取条件。其三,医疗保障待遇。退休后仍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包括医保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报销等,以保障其在医疗方面的需求。其四,相关福利待遇。如可能享受企业或单位的一些退休福利待遇,具体根据所在单位的规定和实际情况而定。总之,工伤职工退休后能在基本生活、医疗保障等方面获得一定的待遇保障,以体现对工伤职工的关怀和权益保障。
三、工伤瘫痪赔偿标准
工伤导致瘫痪属于较为严重的工伤情形,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以此类推,直至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是伤残津贴,一至四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五至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七至十级伤残,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的赔偿金额需根据工伤职工的工资水平、伤残等级等因素来确定。此外,还可能包括医疗费、康复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的赔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后养老保险全部由单位缴纳吗怎么算
●工伤后养老保险谁交
●工伤期间养老保险单位给交吗?
●工伤后养老保险是个人交还是用人单位交?
●工伤职工的养老保险如何缴纳
●工伤期间养老保险谁来支付
●工伤期间养老保险
●工伤后养老保险谁交
●工伤 养老保险
●工伤后养老保险怎么交
●工伤职工到退休享受哪些待遇呢
●工伤职工到退休时有什么钱领取吗
●职工工伤到退休有没有赔偿
●工伤职工退休后有什么待遇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退休金如何计算
●工伤到了退休年龄有什么待遇
●工伤后到退休以后有补助吗?
●工伤后到退休年龄如何补偿
●工伤员工退休
●工伤到退休年龄如何赔偿
来源:头条-工伤瘫痪赔偿标准,工伤瘫痪赔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