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那么劳动工伤出院后可以得到哪些费用赔偿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工伤的范畴: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即为非因工作原因发生伤亡情形同样享受工伤待遇,属于通常意义上因工伤亡之外的扩大保护。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是突发疾病视同工伤情形的重要条件。
突发疾病死亡视同工伤6个争议问题:1、在公司楼下突发疾病死亡,是否视同工伤?(2020)最高法行申12396号员工早上上班走到公司楼下突发疾病死亡。法院认为,因形成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的依据,不满足《工伤保险条例》突发疾病死亡视同工伤的条件。2、工作岗位是否认定为劳动合同约定地点?(2019)最高法行申5306号员工是某物业公司的巡查员,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为某小区,员工在公司突发疾病死亡,公司认为员工并非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不能认定为工伤。法院认为,是否在工作岗位上不仅要看劳动合同的约定,更要看实际履行过程中是否在工作岗位上。3、因工外出住宿是否视为工作时间、工作岗位?(2019)最高法行申4054号员工是某公司的长途客运司机,员工在途中住宿时突发疾病死亡。法院认为,因工作的特殊性,客运司机需要在外地住宿,住宿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自然延伸。4、在家加班期间突发疾病是否视同工伤?(2017)最高法行申6467号员工下班后在家加班完成工作,突发疾病死亡。法院认为,理解“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首先应当要看职工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从事本职工作。员工为了单位的利益,将工作带回家,占用个人时间继续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其权利更应当受到保护。5、回家后再到医院救治是否视同工伤?(2017)最高法行申3687号员工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但没有立即前往医院救治,在回家后再前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认为,突发疾病视同工伤是针对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能坚持工作,需要紧急到医院进行抢救的情况而设定的。员工在回家之后再到医院救治或突发疾病死亡的,不属于此规定的适用范围。6、家属放弃治疗,员工在48小时内死亡,是否视同工伤?(2020)沪01行终168号员工上班时间突发疾病,送往医院抢救,在治愈无望的情形下,亲属放弃治疗,员工在48小时之内死亡。法院认为,虽然可以通过先进的医疗水平延迟员工的死亡时间,但继续施救并不能改变员工死亡的结果。亲属在承受超乎寻常悲痛的情况下,为减少病人痛苦作出放弃治疗决定,不影响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认定。
以下劳动纠纷均可保存相关资料,维护合法权益:1、被无故解雇;2、未购买社保;3、未签订劳动合同;4、工伤赔偿纠纷;5、单位拖欠工资;发现上述问题,都可以有法律途径帮助您争取相关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界定以及赔偿
●工伤的界定标准有哪些
●工伤范围及其认定
●工伤范围及如何界定的
●工伤的划分标准
●工伤的范围和种类
●工伤的一般定义
●工伤的认定以及赔偿标准
●工伤的界定标准有哪些
●工伤的定义和范围认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