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工伤,劳动者仍可依法获得赔偿,具体步骤及赔偿内容如下:
确认劳动关系。虽无书面劳动合同,但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证据,来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申请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及其近亲属等,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后,会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认定决定。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工伤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明确伤残等级。
赔偿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若构成伤残,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若因工伤死亡,还有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苏州工伤鉴定标准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执行,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一级至四级伤残。例如,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等情况。像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等可评定为相应等级伤残。
二是五级、六级伤残。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部分自理。比如一手拇指缺失,另一手除拇指外三指缺失等可评为五级伤残。
三是七级至十级伤残。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例如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可评为十级伤残。
工伤鉴定需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由专业人员按照标准进行鉴定。
三、劳务关系不能认定为工伤吗
劳务关系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具体分析如下:
工伤认定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关系。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需承担更多的法定义务,如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动者享受相应的劳动保障待遇,其中就包括工伤待遇。
而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劳务一方在平等主体之间基于劳务合同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提供劳务者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受到伤害,不属于工伤认定的范畴,不能按照工伤的认定程序和标准进行处理。
不过,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者因劳务受到损害的,可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提供劳务一方自身有过错的,会减轻接受劳务一方的赔偿责任。若提供劳务者因第三人的行为受到损害,还可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无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标准
●无劳动合同的工伤
●无劳动合同工伤认定程序
●无劳动合同工伤赔偿标准2020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无劳动合同法工伤赔偿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无劳动合同如何认定工伤
●无劳动合同的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多少钱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付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查询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越来越严格了吗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2024最新标准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十级伤残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最新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是多少
●苏州工伤鉴定标准2020
●苏州市工伤鉴定标准
●苏州工伤鉴定费用多少钱
●苏州工伤鉴定需要什么材料,怎么走流程的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务关系不能认定为工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