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谁保管,劳动合同重大变更的情形是什么

合同纠纷 编辑:傅盈钰

一、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谁保管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是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当劳动合同发生变更时,无论是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条款的变化,都需要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变更,并形成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从法律规定来看,用人单位作为用工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妥善保管与劳动者签订及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这有助于用人单位规范管理劳动关系,在涉及劳动纠纷等情况时,能够提供准确的合同依据。

同时,劳动者也应当持有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这是保障劳动者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劳动者可以依据合同文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合同约定的情况时,能够凭借合同文本维护自身权益。例如,若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工作内容且未按变更后的合同履行,劳动者可依据手中的合同文本主张权利。总之,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别保管。

二、劳动合同重大变更的情形是什么

劳动合同重大变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工作内容的重大调整。例如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将员工从原来熟悉的技术研发岗位调整到销售岗位,这涉及员工工作职责和技能要求的重大变化。

(二)工作地点的重大变动。如从公司位于城市中心的办公地点,变更到偏远郊区或者另一个城市的办公场所,可能会给员工的通勤、生活等带来重大影响。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重大改变。像将原本的朝九晚五工作制变更为三班倒工作制,或者大幅减少员工的年休假、探亲假等休息休假时间。

(四)劳动报酬的重大调整。包括降低或提高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比如企业因经营困难将员工工资降低30%以上。

(五)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的重大变更。例如原本有完善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变更后防护设施大幅减少,对员工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在这些重大变更情形下,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变更的经济赔偿是什么

劳动合同变更是否有经济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协商一致变更。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且变更后的合同内容不涉及降低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影响劳动者权益的实质性变更,一般无需支付经济赔偿。因为这种变更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符合平等协商原则。

(二)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若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如降低工资、调整工作岗位且不具有合理性等,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拒绝变更,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原工资待遇继续履行合同。若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谁保管呢

劳动合同变更的,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属不属于违法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持有

劳动合同变更书的变更内容怎么写

劳动合同变更书有什么作用

劳动合同变更书合法吗

劳动合同变更的,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劳动合同内容变更

变更劳动合同协议书的作用

劳动合同重大变更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 重大变更

劳动合同发生重大变更,解除劳动关系的法条

劳动合同发生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发生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况有哪些?劳动合同变更包括哪些步骤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形有几种

劳动合同重大变更判定依据

劳动合同重大变更补偿

劳动合同变更的情况有哪些?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动合同变更的经济赔偿是什么,劳动合同变更有什么影响呢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