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简析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问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按什么标准发放?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舒锦

  如果劳动者遇到工伤问题,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伤一般花费的时间比较久,半年甚至一年都有可能,那么停工期间工资是怎么规定的呢?法律上又是怎么规定停工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的?下面就由四川履正律师事务所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法律知识。

  停工留薪期间,是指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并保持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的期间。

  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受伤劳动者为正常出勤而支付相关待遇,因此停工留薪期期间的确定对劳动者待遇的享受就殊为重要。

  《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停工留薪期内应享受什么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除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外,享受以下待遇:

  1、在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这里所称的原待遇是指职工在受伤或被确诊患职业病前,原用单位发给职工的按照出勤对待的全部工资和福利待遇(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除外)。

  2、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3、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等特殊情况,可以来履正律所咨询相关律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如何确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目录规定

工伤停工留薪的规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按什么标准发放?

工伤中停工留薪工资标准怎么算

工伤停工留薪发放标准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如何发放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

工伤停工留薪工资规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