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第几条,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犯法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杜凯涵来为大家解答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第几条,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犯法吗这个热门资讯。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第几条,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犯法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最多扣多少
家人们,打工嘛,最关心的就是到手工资能有多少。但有时候,公司会突然扣工资,这可太闹心了!今天咱就来唠唠劳动法里关于扣工资的规定,搞清楚在啥情况下公司能扣钱,啥时候扣钱是违法的,让咱心里有个底,不稀里糊涂吃哑巴亏。
公司不能随便扣工资
《劳动法》里说得明明白白,工资得按月、用货币形式发给咱劳动者本人,可不能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这就好比你辛苦一个月干活,公司找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这个月公司业绩不好”,就扣你工资,这肯定不行 。“克扣”工资,就是公司没正当理由,扣减咱应得的那份工资。要是碰上这种随意扣工资的情况,咱劳动者可就太吃亏了,所以法律明确禁止这种行为。
法定情况才能代扣工资
虽说公司不能乱扣工资,但在一些法定情形下,是可以代扣咱工资的 :
1. 代扣个人所得税:国家规定要交个人所得税,公司就有义务从咱工资里扣掉这部分,然后上缴给税务部门 。比如小王这个月工资8000元,达到了纳税标准,公司就得按照规定,代扣他的个人所得税 。
2. 代扣社保费用:社保里有一部分费用得咱自己出,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个人缴纳部分,公司会从工资里代扣,再帮咱交给社保部门 。这样以后咱就能享受到社保待遇,所以这钱该扣得扣 。比如小张每个月要交社保个人部分500元,公司就会在发工资时扣掉这笔钱 。
3. 法院要求代扣的费用:要是法院判决、裁定要求公司代扣抚养费、赡养费,公司也得照做 。这是为了保障被抚养人、被赡养人的权益 。比如小李离了婚,法院判决他每月要给孩子500元抚养费,那公司就会从他工资里代扣这笔钱,转交给孩子的监护人 。
4. 其他法律规定可扣的费用:除了上面这些,要是还有其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从工资里扣除的费用,公司也能代扣 。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得有实实在在的法律依据才行 。
因个人原因造成损失的赔偿扣工资
要是因为咱自己的原因,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公司能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咱赔偿 。这赔偿的钱,可以从咱工资里扣,但也不是想扣多少就扣多少,有严格限制 :
1. 每月扣除比例限制:每月扣除的部分,最多不能超过咱当月工资的20% 。比如说小赵这个月工资5000元,因为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公司要从他工资里扣钱赔偿,那最多就只能扣5000×20% = 1000元 。
2. 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要是扣完之后,咱剩下的工资比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还低,那就得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接着上面小赵的例子,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要是扣1000元后,小赵工资只剩4000元,高于最低工资标准,就按4000元发;但要是扣2500元,剩下2500元,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那就只能扣1000元,保证小赵能拿到2000元以上的工资 。
公司规章制度扣工资得合法
有些公司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扣工资,比如员工迟到、旷工。但这可不是公司想怎么定就怎么定,规章制度得合法有效才行 :
1. 制定程序要合法:公司制定这些涉及咱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像工资扣除相关规定,得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大家一起提出方案和意见,然后公司再和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不能公司管理层自己一拍脑袋就定了,得让咱员工有参与权 。
2. 内容不能违法:规章制度里扣工资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比如不能规定迟到一次就扣半个月工资,这明显不合理也不合法 。
3. 要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公司得把这些规章制度向咱劳动者公示,或者明确告知我们 。要是公司偷偷摸摸定了个扣工资规定,咱都不知道,那这个规定对咱就没啥效力 。比如公司在公告栏贴出了新的考勤扣工资制度,还组织大家学习,这就算有效公示了 。
家人们,要是碰上公司扣工资的情况,先别急着慌,看看是不是符合上面这些劳动法规定 。要是公司违法扣工资,咱可不能忍气吞声,该维权就维权,可以先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必要的时候去法院起诉 。只有清楚自己的权益,才能在职场上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事业单位迟到最多扣多少
随着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以及工资折算办法、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方式也随之调整,涉及广大职工群众。
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公布了最新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95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3天(法定节假日)=248天
季工作日:248天÷4季=62天/季
月工作日:248天÷12月=20.67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3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
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企业等单位依法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另外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企事业等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且经职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企业等单位按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事业单位按职工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进行折算。职工小时工资收入按职工日工资收入除以8小时进行折算。
人民网综合工人日报、人社部网站
原标题:《注意!工资计算方式有变!》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5月1日
11月1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公布,自2025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
如果加班,哪天属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哪天属于休息日加班?加班工资又如何计算呢?
谁能拿加班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我国的工时制度主要分为三种: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除标准工时制以外,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需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标准工时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综合计算工时制
采用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不定时工作制
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点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特殊工时制度。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用人单位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标准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劳动者,可依法主张加班费。
加班工资怎么分?
在标准工时制下,加班包含三种情形:延时加班、休息日加班和法定休假日加班。
根据最新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24年修订)规定,全年法定节假日共13天: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2天(5月1日、2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
因此,上述13天为法定节假日,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应支付三倍工资。其他的周末休息日及调休的休息日加班,用人单位就需支付两倍工资。
举个例子,2025年春节假期从除夕至初七共有8天,但是只有除夕至初三这4天是法定节假日,可以主张三倍工资;其余4天均为调休,用人单位不予调休时可以主张两倍工资。
加班工资怎么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故折算日工资时需要剔除周末休息日,但不需要剔除法定13天节假日。因此,按照每年有365天、52个周来计算的话:
月计薪天数=(365天-52周×2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转自 | 人民网
来源: 合肥日报
2025劳动法新规(最新版)
随着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以及工资折算办法、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计算方式也随之调整,涉及广大职工群众。
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公布了最新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指出,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95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3天(法定节假日)=248天
季工作日:248天÷4季=62天/季
月工作日:248天÷12月=20.67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3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
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企业等单位依法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另外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其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企事业等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且经职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企业等单位按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事业单位按职工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进行折算。职工小时工资收入按职工日工资收入除以8小时进行折算。
工人日报客户端综合人社部网站
来源: 工人日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第几条,劳动法扣工资规定犯法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