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体系(要求完善)
岗位职责是一个岗位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职责范围,入职后应让员工明白岗位职责,权责范围,要求员工在职位说明书上确认签字,作为履行职责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二、用人单位有明确员工不胜任工作的标准
即使员工考核不合格或者存在末位淘汰制,但是用人单位没有将考核不合格与员工不胜任工作关联起来,还是不能证明员工不胜任工作,末位淘汰制与不能胜任也有明显差别。须在制度里明确员工不胜任工作的情形。比如:(1)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工作任务,不能达到岗位职责要求的;(2)在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等级的;(3)被客户投诉超过3次的;(4)在工作中有过错或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等等。
四、对员工的考核结论
不胜任工作,需要有员工的考核结论作为依据,而且这一考核结论需要对员工进行告知方可。没有告知的考核结论是没有法律效力也没有证明效力的。员工可以不认可考核结论,但是企业不能不告知员工考核结论。
此处包括:
1、员工工作中表现的具体罗列,企业要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做一个概括性的表述,这一表述要体现出员工的哪些行为,使企业认为不能胜任工作。
2、员工的主管表述,这一证据虽然不足以作为凭据,却可以影响中立者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定和判断。
3、客户的投诉记录,员工工作不能胜任工作时,通常也会受到客户的投诉。
五、解除程序必须合法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员工被确定为不胜任工作,不能马上解除劳动合同,还必须经过调整工作岗位或培训环节。调整岗位在员工不胜任工作的前提下是强制的,不需要获得员工的同意。培训形式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只要落实到位就行。
综上所述:
“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四个条件:
首先,企业应当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体系;其次,“第一次不能胜任”,即经过第一次考核后劳动者被证明未达到考核目标;第三,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第四,“第二次不能胜任”,即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岗后再一次经考核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
羽航法律科普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其他问题# 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羽航法律科普网律师#三、不能胜任工作应该怎么认定
要求该制度基于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作出细致性地表述,要具体罗列出哪些行为属于不胜任工作的表现,有了这个,对于后期对不胜任工作的认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用人单位职责包括
●用人单位对岗位的具体要求
●用人单位的责任承担规则
●用人单位应履行什么职责
●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用人单位和岗位
●用人单位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用人单位对岗位的具体要求
●用人单位责任归责原则
●用人单位工作职位类别
●用人单位有明确员工不胜任工作的标准吗
●员工不胜任工作的依据
●员工不胜任岗位需要的证据
●用人单位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辞退员工
●员工不胜任工作岗位
●员工不胜任岗位管理办法
●员工不胜任工作,如何合法辞退
●员工不胜任工作岗位应该如何辞退
●如何界定员工不胜任
●员工不胜任工作可以解除合同吗
来源:头条-不能胜任工作应该怎么认定,不能胜任工作怎么表达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