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各级伤残工伤补助标准

劳动纠纷 编辑:尹岚佳

一、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

非工伤伤残鉴定手续如下:

首先是准备材料。需携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完整的病历资料,包括诊断证明、检查报告、住院记录等,确保能全面反映受伤情况及治疗过程。

其次是提出申请。可向当地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鉴定的目的、要求以及与鉴定相关的基本情况。

再者是进行身体检查。鉴定机构会根据鉴定需求,安排申请人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如伤残程度涉及功能障碍等,会进行专业的功能性测试等,以获取准确的鉴定依据。

然后是等待鉴定结果。鉴定机构会在规定时间内,依据相关标准和检查结果进行评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意见书。

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鉴定事项可能在具体要求和细节上存在差异,建议提前与拟委托的鉴定机构充分沟通,了解详细流程,确保鉴定申请顺利进行。

二、各级伤残工伤补助标准

工伤伤残补助标准根据不同伤残等级有所不同:

1.一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同时,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

2.二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标准是本人工资的85%。

3.三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80%。

4.四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75%。

5.五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6.六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60%。职工本人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7.七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8.八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9.九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0.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合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不同存在差异。

三、社保工伤评残标准

社保工伤评残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

该标准对各类工伤造成的身体损伤及功能障碍进行分级,共分为十个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评残主要从以下方面考量:

一是器官损伤,如肢体缺失、脏器损伤等,依据损伤程度及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判定等级。例如,双手完全缺失与部分缺失评级不同。

二是功能障碍,评估工伤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等的影响。像视力、听力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会依程度评级。

三是医疗依赖,看工伤后是否需要长期医疗支持,如持续服药、定期康复治疗等,依赖程度不同等级有别。

四是生活自理障碍,涉及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洗漱、自主行动等方面,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对应不同评残等级。

评残需由专业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依据医学诊断、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以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确定相应工伤保险待遇。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和证件

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呢

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材料,怎么走流程的

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和材料

非工伤伤残鉴定流程

非工伤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非工伤伤残等级鉴定

非工伤伤残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呢

非工伤伤残赔偿标准依据

非工伤认定标准

各级伤残工伤补助标准表

各级伤残工伤补助标准是多少

各级伤残工伤补助标准最新

各级工伤赔偿标准

2021年工伤伤残级数赔付标准

伤残等级工伤赔偿多少钱

工伤伤残等级补助标准

工伤伤残等级补偿

工伤等级补助

伤残等级工伤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来源:头条-社保工伤评残标准,社保工伤残疾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