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安婉莉

员工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

大家好,由投稿人安婉莉来为大家解答员工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这个热门资讯。员工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可以告公司吗

公司位于劳动者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对双方的合法权益都会不利。我国的的相关法律规定,这类企业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进行相应的补偿。相关的劳动单位,也不便于对自身的商业秘密进行保守,容易造成相关的商业机密的泄露,从而对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会怎样

(一)支付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无法约定劳动者的试用期。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对新招员工就难以约定试用期,直接招用,不仅需要增加试用期期间的支出,而且容易带来用人风险。

(三)难以稳定员工和技术人员。如果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职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法律不追究其责任。技术人员也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与技术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说走就走,无许承担培训费用。

(四)难以保护商业秘密。每个企业或多或少有商业秘密,不签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增加条款,很难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五)难以进行竞业限制。企业要对劳动者进行竞业限制,主要针对高技能人才,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通过劳动合同作出竞业限制,采用其他办法很难收效。

二、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利后果

(一)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被迫与劳动者签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利益将造成较大影响。

(二)在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十分被动。不签劳动合同,责任主要在是企业。一旦产生劳资争议,企业拿不出重要依据——劳动合同,违法在先,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承担诸多不利后果。

这类行为对相关的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难以维系,对自身的经营发展也造成极大的隐患。如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我国规定相关的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辞职,可以随时走人,法律部这类情况不予以追究相关的责任。对公式的商业机密的保护也有极大的影响。

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

职场中,员工和老板的博弈发生在各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二款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合同的订立涉及员工的重大权益。正因为此,很多企业担心抓住劳动合同中的“把柄”而回避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那么,不签劳动合同,对公司和员工来说,到底谁吃亏呢?

一、如果是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法律后果是什么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也就是说,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二、如果是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后果是什么呢?

1、公司难以留住人才

如果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说走就走,无需提前一个月打离职报告向公司书面通知,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公司,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公司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

2、公司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主张的口头约定试用期往往无效,可能导致公司虽可以辞退员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后果

3、公司需支付双倍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4、并不能免除公司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公司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就是公司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

5、公司难以保护商业秘密、难以进行竞业限制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是对商业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没有签订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范围和法律责任,公司往往就难以证明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是否已对其主张的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从而有可能不被认定为商业秘密。公司要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也是同样的道理。

6、可能导致被迫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公司“被迫”与员工签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公司利益将造成更大影响。

可见,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处理中,根据我国目前劳动立法,企业往往较为被动。一旦产生劳资争议,企业拿不出重要依据即劳动合同,需要承担诸多不利后果。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来源:唐山中院

编辑:史梓敬

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务协议有效吗

视频加载中...

工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因不懂法,或是为规避法律责任,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该怎么办?

进厂没签劳动合同会怎么样

在实践当中, 用人单位雇佣劳动者但是却不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常发生,其实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如果入职一个月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从第二个月起索要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至一年期满(从第二个月到第十二个月,合计为十一个月)。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但是索要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时效为一年,也就是说只能索要前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员工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企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交了社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