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公司劳动合同完全偏向公司,这样的合同法律上有效吗

合同纠纷 编辑:顾轩

一、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角度来看,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明确了这一原则。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用人单位的组织架构变更而使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例如,用人单位合并,可能是两个或多个单位合并为一个新的主体,原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由新主体承继,相应地,原劳动合同也由新主体继续履行。

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层面讲,用人单位分立的情况,比如一个单位分立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主体,其中会有一个或多个主体承继与劳动者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原劳动合同在这些承继主体处依然有效。

总之,用人单位的合并或分立不影响原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依然受法律保护,双方应继续按照原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公司劳动合同完全偏向公司,这样的合同法律上有效吗

劳动合同即便条款偏向公司,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其必然无效或有效,需具体分析。

一方面,如果合同内容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比如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约定劳动者工伤自理等,此类条款因违法而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另一方面,若合同条款虽偏向公司,但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合同整体是有效的。不过,若条款显失公平,劳动者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主张变更或撤销该条款。例如,不合理地加重劳动者责任、排除劳动者主要权利等情形,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申请处理。

总之,判断此类合同是否有效,要依据具体条款内容及签订情况综合认定。

三、劳动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形有什么

劳动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入职,用人单位以不签就辞退相胁迫要求劳动者签订不合理条款等。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比如,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此类条款无效。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例如,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违反法定工时制度,或者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对于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进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还有效吗

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况原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合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合并或分立原劳动合同可以变更吗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况原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原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什么样

劳动合同偏向甲方合理吗

劳动合同对企业不公平

合同偏向一方

劳动合同偏向甲方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动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的情形有什么,劳动合同无效和部分无效的区别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