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单位辞职后失业金是否可以领取
辞职后是否可以领取失业金,需根据具体辞职情形判断:
1. 若属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比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形,同时满足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以及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条件,就可以领取失业金。
2. 若劳动者是因自身原因主动辞职,例如因个人发展、家庭原因等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通常不符合领取失业金的条件,因为不属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范畴。
总之,辞职后能否领取失业金关键在于是否属于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以及是否满足其他法定条件。
二、提前30天通知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在30天期满后可以直接走。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30日的规定是给予用人单位一定时间来安排工作交接等事宜。在这30天里,劳动者仍应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正常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
30天期满后,劳动合同即解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可以直接离开用人单位,无需再经过用人单位的批准。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包括结算工资、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等。
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其他协议中有特别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则需按照约定执行。
三、员工主动辞职经济补偿金规定有哪些
员工主动辞职,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规定如下:
一是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情况。例如,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却未提供必要防护措施。
二是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比如,无故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
三是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未足额缴纳或未按规定险种缴纳社保。
四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例如,规定不合理的罚款制度。
五是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在这些特殊情形下,员工主动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在单位辞职后失业金是否可以领取了
●单位辞职后失业金可以领取吗?
●在单位辞职了失业保险怎么办
●单位辞职后能领失业保险金吗
●在单位辞职后能领失业金吗
●在单位辞职能领失业补助金吗
●单位辞职后失业金可以领取几个月
●单位辞职后失业金可以领取吗?
●单位辞职能拿失业金吗
●从单位辞职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吗
●提前30天通知辞职可以直接走吗请问
●提前30天通知辞职可以直接走吗合法吗
●提前30天通知辞职可以直接走吗怎么办
●只要提前30天通知就可以离职吗
●提前30天通知员工离职还需要赔偿吗?
●提前30天提出辞职
●提前30天辞职算违约吗
●提前30天辞职什么时候可以走
●如果提前30天提辞职,不到30天,用人单位辞退怎么办
●提前30天提出辞职需要赔违约金吗
来源:头条-员工主动辞职经济补偿金规定有哪些,主动辞职,员工也能获得经济补偿金的16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