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主要有以下相关事项及流程:
一是劳动能力鉴定。若伤情影响劳动能力,职工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由该委员会依据标准进行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二是工伤待遇协商与支付。职工可依据鉴定结果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若用人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符合规定的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部分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停工留薪期工资。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是争议解决。若双方就工伤待遇无法协商一致,职工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按规定支付相应工伤待遇。
二、公司不服工伤认定我要辞职吗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是否辞职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考虑。
从法律层面看,公司不服工伤认定并不影响员工依法享有的工伤权益。即便公司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只要工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员工的权益仍会受到法律保障。
若辞职,一方面,可能会因失去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在后续工伤赔偿程序中面临一些手续办理上的不便,比如可能需要自行承担更多举证责任来证明工伤事实与自身权益;另一方面,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及赔偿流程,辞职后可能影响赔偿的顺利获取,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与劳动关系紧密相关的赔偿项目。
若不辞职,在公司继续工作,虽能保持劳动关系的连贯性,便于工伤程序推进,但可能面临公司的一些压力。然而,员工依法享有正常工作和获得工伤赔偿的权利。
总之,是否辞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若对工伤认定后续流程及自身权益有清晰把握,且能应对辞职带来的潜在问题,可考虑辞职;若希望借助稳定的劳动关系确保工伤赔偿顺利进行,不辞职可能更为妥当。同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具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三、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复议和诉讼时效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相关的复议和诉讼时效有明确法律规定。
关于行政复议时效,根据《行政复议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就行政诉讼时效而言,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若经过复议后再起诉,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需要注意,严格遵守这些时效规定十分关键,超过时效可能导致相应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需要做什么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多久可以做鉴定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还有什么程序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怎么办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单位有争议怎么办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多久生效
●工伤认定通过后接下来怎么办
●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多久可以做鉴定
●工伤认定几年内有效
●工伤认定书需要本人签字吗?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我要辞职吗怎么办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怎么办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告人社局赢得几率大吗
●公司对工伤认定不服有什么后果
●认定工伤了,公司不服上法院了怎么办
●单位不服工伤认定,要推翻这个认定,可能吗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结果把劳动局起诉了怎么办
●工伤认定公司不服,向人民法院申请,我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服工伤认定
●公司不服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怎么办
来源:头条-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复议和诉讼时效,工伤认定不服的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