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区别包含哪些,什么是经济合同诈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合同纠纷 编辑:何琬钰

一、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区别包含哪些

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主观目的不同。经济合同诈骗中,诈骗方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从签订合同伊始就打算骗取对方财物,并无履行合同的真实意愿;而合同纠纷中,当事人通常是希望通过合同实现经济目的,只是在履行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分歧。

(二)客观行为表现不同。合同诈骗往往存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假冒身份等欺诈手段,以诱使受害者签订、履行合同;合同纠纷则主要是在合同履行环节,因对合同条款理解、市场变化等正常因素导致双方在履行义务上出现争议。

(三)法律后果不同。经济合同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一旦构成犯罪,诈骗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等;合同纠纷属于民事范畴,主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通常是要求违约方承担民事责任,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等。

二、什么是经济合同诈骗,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经济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从法律规定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行为主体。实施诈骗行为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单位组织。

(二)行为特征。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常见行为包括虚构实际并不存在的货物、服务或工程项目;故意隐瞒自身无履行合同能力的事实;或者先部分履行合同诱使对方继续投入资金后卷款潜逃等。

(三)数额标准。一般来说,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数额较大通常有明确的金额界定。

(四)法律后果。犯经济合同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合同诈骗罪有什么构成构要件,法律上如何认定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认定如下:

- **主体方面**: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

- **主观方面**: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骗取他人财物的结果,仍积极追求该结果的发生。

- **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

- **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错误的财产处分行为。

在法律认定上,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首先会审查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上述构成要件,尤其是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其次,会关注诈骗数额是否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一般而言,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2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通常会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构成合同诈骗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区别包含哪些内容

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区别包含哪些方面

经济诈骗与合同纠纷的差别

经济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案的区别

经济诈骗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中的经济合同

经济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区别包含哪些方面

合同诈骗和经济纠纷

合同诈骗和经济诈骗哪个更严重

什么叫经济合同诈骗

经济合同诈骗罪的依据

经济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经济合同诈骗案件的认定

经济合同诈骗犯罪一般判刑多久

经济合同诈骗怎么报案

经济诈骗和合同诈骗的区别

经济合同诈骗案

如何构成合同经济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中的经济合同

来源:临律-合同诈骗罪有什么构成构要件,法律上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的犯罪构成要件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