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报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申报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一)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1. 搜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例如工资条、银行工资发放流水明细,这些记录能够明确显示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的情况,是证明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据。
2. 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些证件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代表用人单位身份的标识。
3.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 考勤记录,如打卡记录、签到表等,它能反映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规律,与用人单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不过由于证人可能存在利害关系,其证明力相对较弱,但也可作为辅助证据。
(二)进行工伤认定申报
在收集好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后,劳动者可以按照正常的工伤认定申报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供的证据以及实际调查情况作出工伤认定的结论。
二、申报工伤快3个月了还没下来怎么回事
工伤申报后近3个月仍未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资料审核方面
1. 申报材料不齐全。例如缺少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出具的完整诊断证明等,这会导致相关部门需要不断与申报人或用人单位沟通补充材料,从而拖延时间。
2. 材料存在争议。比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是否属于工伤存在异议,可能提出反证或者不同意见,这需要劳动部门进行更深入的调查核实,包括对事故发生经过、证人证言等多方面进行查证。
(二)行政流程方面
1. 工作量大。如果当地同时有大量的工伤申报案件,劳动保障部门人手有限,可能导致审核处理的进度较慢。
2. 特殊情况。例如遇到一些需要跨部门协调的情况,像涉及第三方责任认定时需要与其他部门如交通管理部门(如果是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等进行信息交互,这种跨部门的协调也会耗费时间。
如果想加快进程,可以主动联系负责工伤认定的劳动保障部门,询问目前的审核状态,看是否需要补充材料或者配合调查。
三、申报工伤去哪个部门
申报工伤应前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一般来说,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申报工伤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相关材料。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工伤但没有劳动合同能有什么赔偿
●工伤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走法律程序要多久
●工伤没有合同怎么申请工伤
●申请工伤没有劳动合同
●出了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备案
●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出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咋办
●工伤认定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申报工伤快3个月了还没下来怎么回事啊
●工伤三个月了才报工伤
●工伤超过3个月还没好怎么办
●工伤3个月后还能申报么
●工伤申请日期过了三个月,社保局不给报销怎么办
●我工伤已经三个月了还没认定怎么办
●工伤发生之后过了三个月还能享受到工伤待遇吗
●工伤过了3个月还可以申请赔偿吗?
●工伤超过三个月还能报案吗
●工伤认定三个月了还没下来
来源:临律-申报工伤去哪个部门,申请工伤在哪个部门